秋深的午夜,我从常德路转向长寿路时,猛然瞥见拐角的柏油路面上开得十分灿烂的一簇白莲花。仔细看,原来是经“雕琢”的外黄内白柚子皮。
我发现,创意来自一位卖柚子的30来岁外来务工模样的男子,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上支起的薄板上,放着许多金灿灿的柚子,此刻,他正在全神贯注地为一位顾客剥柚子皮。手持一把二三厘米宽的刀,娴熟地由上部朝下部划去,一道深深的刀痕出现后,让柚子在左手掌上跳转变换方位,再划。划了七八刀后,从柚子略尖的上部把皮慢慢地一条条掰开来……收好顾客的钱,他将柚子皮柔柔地向外侧下拉,然后将白色的一面朝上,弯腰轻轻地放在摊前的地上。那本是平常的柚子皮,顷刻变成了绽放的“白莲花”, 惊艳在行人稀少的星夜里。
这又使我想起今年盛夏亲见的一件事:我住在高层楼房,对面是一个已经施工了二三年的地铁工地。一个热不可耐的下午,我从阳台上望去,起重机械吊放混凝土铸件,大型卡车来来往往……此时,工地上开出一辆重型卡车,倒下小山似的混凝土垃圾,中间夹杂着极少的钢筋。一会儿,一对看上去像外省来沪谋生的农民夫妻,拿着榔头、铁凿、钢钎,在混凝土垃圾中觅取钢筋。在一块有几根钢筋的混凝土前,夫妻俩合力锤敲凿击钎撬,十分费力地取那几根钢筋。不料妻子用力过大突然跌倒在地,夏日衣着轻薄,那有棱有角坚硬的混凝土扎疼了妻子的臀部,脸上顿时出现痛苦表情。丈夫马上放下榔头,小心翼翼地扶起妻子。片刻,夫妻俩又同心协力地凿取混凝土中的钢筋。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努力,他们得到了4根均一米不到的钢筋,放在助动车的后座上,绝尘而去。
三百六十行里,未必有“混凝土中取钢筋”这一行。虽然不入行,在他们看来,这样的谋生方式,也没有什么坍台的。这些自谋营生群体,吃下的苦不比常人少,得到的未必比别人多,但他们不怨天不怨地,日作夜息,在艰苦的生活里,始终坚信明天会比今天好,使生活得以延续,应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