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对于大多数人的第一次会面是难以避免的。不过这个“貌”通常不是指衣着发型之类的硬件,而是气质。
我的熟人中,有好几位很重视衣着,然而却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比如一位承包快递站的朋友,这些年赚了不少钱,他几乎每月都在买衣服、裤子、皮鞋,而且都是价格不菲的品牌产品。然而每每结识新朋友,起初他总还是会被当作底层打工仔。事后别人还惊讶他一身行头居然都是名牌货,感叹怎么穿在他身上那么像地摊货。其实你和他一谈,就会明白他被人低估的原因了。除了总书记、总理,他几乎认不出任何一位政治人物;谈及作家,只听说过鲁迅、金庸;歌星只知道邓丽君、刘欢……无论高雅文化还是流行文化,他都接近于一无所知。他所知道的只是打麻将、斗地主那些事儿,再就是他们街坊中那事,一谈起来就眉飞色舞。可想而知,如此文化底蕴,穿什么也穿不出品位来。
俗话说:相由心生。一个人的面相往往会让别人第一眼就有个归类判断。比如面相凶的人平日可能经常和人争斗,脾气估计不太好,别人往往会敬而远之。我这人面善,走在街上被问路的概率便很高,排队被插队的概率也很高……一般而言,面试时老板会选面善的人从事销售、咨询之类工作,面凶的去讨债挺好。当然,人不可貌相,有时我们也会看错。或许某个屠夫相的人很和气,书生相的人很暴力。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面相可以部分反映一个人的习性。
除了面相,举止是构成气质的另一要素。有的人即便穿一身便宜衣服,也会卓尔不群,显露出高贵气质;有些人穿上龙袍,也看得出只是个小角色。气质是后天修炼的结果,既有文化底蕴的影响,也是为人处世的积累。一个气质良好的人,可以让一身平常的衣服穿上去很有精气神。而气质不好,实在是在给那些名牌服饰打负面广告。
外在的东西顶多只是锦上添花,你想让自己看上去很出色,还是得苦练内功,好好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