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加入“外貌协会”了吗?不管你有没有,反正我加入了。不过,我第一眼看的不是美貌与否,而是——面相。
千万别以为,以貌取人的“外貌协会会员”,都是先天具有优势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美女帅哥,其实,本人也只是丢进人群就找不出来的“素颜”一枚。也正因如此,早在少年时,我就拿林肯说过的一句话励志:“30岁之前,父母对你的相貌负责;30岁之后,你就该对自己的相貌负责。”这不是鼓励大家30岁之后去整容,而是人经历风雨沧桑后,个性和品格都会在脸上刻下印痕,或美或丑,不管你是否愿意,皆向世人展露无遗。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30岁之前的面容,却能掌握30岁之后的面相。同时,决定自己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温润如玉、艰涩如岩,还是风行如火、包容如海。性情相合才能相交,臭味相投则狼狈结盟。聪明的人,看面相就能知道对方是不是可以深交、是不是值得深交。
面相,虽有面字,却往往不止于面容。譬如在寺庙门口寻找对象的江湖算士,除了看过往行人的面容是否有忧怖之色,也要观其形容衣着,是多金易攻的小企业主,还是深谙圆滑的国企中层,又或者愣头愣脑最好蒙的职场新鲜人。所以,虽然第一印象有时并不可靠,但我们往往会听从自己的第一感觉。看到相亲的对方穿着穷酸,便鼻孔朝天,觉得对方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看到面试的应聘者山清水秀,便顿生欣赏,至少觉得对方是一个很有专业态度的好苗子。
基本上,我很相信自己的感觉,不过,难免总有大失水准犯错的时候。某次,我在电话中被一把磁性浑厚的好嗓子惊艳了,想着电话那头一定是一位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中年克勒。见到本尊的第一眼,心里一凉:“神啊,救救我吧!”这样的声音怎么能属于一个大腹便便身材走样、年纪不大却官僚气十足的人呢?一下子默默在心里给对方打了一个大叉。
没想到,路遥方知马力,在工作中不断接触,却发现此人虽有匪气却怀忠肝义胆,虽有肥肉三千却敬业拼命,虽常有冷嘲热讽却心地善良。总之,就是错长了一副李逵的模样、心底里却是羽扇纶巾的孔明先生。看到这位后来成为老友的“错位先生”,我常会禁不住想改编一句歌词:“魔镜魔镜告诉我,‘外貌协会’究竟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