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具有科学、审美、文化价值的自然景观与人类历史遗存。保护世界遗产,就是尊重历史,保护人类文明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今年11月16日,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40周年纪念日。中国加入该公约也有27个年头了。与世界互动,历时两年做成这本《中国的世界遗产》,表明了制作人的宽大视野,以及积极弘扬保护世界遗产理念的道义担待。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极具价值的书画册。名字实实在在,朴实无华,却凸显了中国大地上的“世界遗产”,让人过目不忘。为它作序,我非常乐意。
说不可多得、极具价值,首先是作品拿住了“国宝”级的大题材,艺术地解读中国。悠悠五千年,中国有着盖世的精彩,太多的自豪。泱泱大中华,当之无愧的世界遗产有自然的、文化的,更有自然与文化兼备的,称之为“双遗”。至2012年7月,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有43处。而格律诗、国画与书法,三者构成了中国传统文脉的经典特质。这三大要素集于一身,完美体现于《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中,如此独特的解读,使我想到了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的话“艺术是自然的得力助手。自然造人,艺术塑人”。阅此书之画如亲临其境,诵此书之诗更如与古今诗人同游。对景物、诗章和书法的亲切感知,不由得击掌称道!可以说它是现代中国文化人为传播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作出的一项积极贡献。
其次,《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策划和实施者——东方艺术品研发机构,与沪上新闻媒体充分酝酿,并经专家论证,组织了当代上海35位一流画家和19位一流书法家共襄盛举,其中有陈佩秋、周慧珺、施大畏等,可谓精英荟萃,诸家并重。43首诗则由著名作家曾元沧一人吟赋。书画家们骋思捭阖,各施其长,尺幅不大见真功,主题之内显才情,精心有加,风格多样。字画配对,共86幅。这些书画作品必将使观赏者的心灵得到沐浴,眼界为之大开,必将以沉甸甸的分量留给后人,交予历史。
说不可多得、极具价值,还因为这是一个放眼世界、正面历史而又创意卓越的浩大文化艺术工程,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它的诞生昭示我们,文艺工作者秉持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志存高远,有了一颗以天下为己任之心,就能够在为百花齐放、繁荣创作贡献一己之力的同时,着眼于大局,集思计议谋篇,选定并围绕一个主题,团结起来办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事。这样的艺术大事既是民族的,也无疑是世界的。
群贤共酿艺术香,云蒸霞蔚尺幅间。《中国的世界遗产》是汇聚中华民族骄傲的产物,集体智慧的佳构,太平盛世的海派力作。我愿凭借它再一次向世界说明中国。祝贺《中国的世界遗产》华彩问世!(本版图文由《中国的世界遗产》编辑委员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