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本版列表新闻
~~~——记近现代海派绘画史上“全能画家”韩敏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润典雅,古风清韵
——记近现代海派绘画史上“全能画家”韩敏
天泽
■春
■夏
■秋
■冬
▲红楼四艳之一27.5x78cm设色纸本
▲春夜宴桃李园图124x153Cm设色纸本
■鹦鹉戏冬69.5x37.5cm立轴
■荷塘翠羽图50x91cm设色金笺
■咏荷图51.5x109.5cm设色纸本
  清末民初,中国近代绘画史上诞生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画派——海上画派。该画派既秉承传统,又贴近现实生活,是继“扬州画派”后中国美术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历程的重要见证。1929年出生于杭州绘画世家的韩敏深受海派先驱的影响,其作品清新灵动,兼具缜密工细,在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创作诸方面无不擅长,并以现代和外国题材连环画创作为长,曾被连环画家顾炳鑫誉为“全能画家”。韩敏的人物画师法海派重要创始人之一的任伯年,其人物画具有中西结合的特征。

  传统题材与生活化题材相融合

  韩敏的人物画传统题材有:历史上的文人故事,如《春夜宴桃李园图》;历史人物故事,如《西施倾国》;神话故事如《白衣观世音菩萨圣像》;这些传统题材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春夜宴桃李园图》是以李白所赋《春夜宴桃李园图序》为题,描绘李白与众兄弟于春夜在桃李园聚会,饮酒赋诗的情景。韩敏洞悉了李白“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之心境,描绘出另一种意境。这也是他多年寓居龙华寺“塔影院”,在日有翠竹蕉叶小鸟啼,夜有青灯黄卷诵经声的幽逸清寂的环境中,超然于尘嚣俗事,致力于翰墨丹青的写照。生活化题材的作品则是韩敏纯真率直性情的流露,他借鉴西方的写实及抒情的特点,创作了大量来自生活的人物肖像画和生活题材的人物画。

  传统造型与生活化造型相结合

  韩敏的人物画中人物形体、比例关系较为准确。他从连环画学习和创作中熟练掌握了西方人物形体结构的技法,并融合了传统的“默写”式形象记忆法。《春夜宴桃李园图》即是韩敏对西方写实方法和传统渲染法相结合的体现,并带有浓重的素描味。画中人物神情姿态、构图形式、造型方法,都从表现人物的神韵出发,极尽传神之能事。在空间处理上,韩敏借鉴焦点透视法但又不为所囿,画面中从仕女脚边的书籍和酒壶,到画面中心人物所坐的石块乃至石块上一小酒杯,再到背景的参天松树,空间的过渡及画面的布局,无不反映出画家的独具匠心。

  韩敏在以线造型方面,具备了中国画用线的形式意趣和夸张、变形等东方意味。线条作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在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中是最基本和最有效的艺术造型手段,所以又把中国画称作线性艺术。南朝谢赫在“六法”中,第二点就提出了对用笔也就是对线条表现力的要求,即“骨法用笔”。这里我们也能从韩敏的作品中看到他用线的特点。作于2007年的《白衣观世音菩萨圣像》,作品中塑造观音形象的流畅线条,以及观音背后采用工细双钩法所绘的一方竹林,想必这也与其早年擅绘连环画有直接的关系。

  此外,韩敏书法亦是一绝,深得“板桥体”之精髓,挥洒自如,遒劲有力。韩敏如此书画并修,吸取诸家之长,又融中西画法于一体,堪称近现代海派绘画史上的奇葩。  天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广告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华润典雅,古风清韵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B11华润典雅,古风清韵 2012-11-17 2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