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海新精神”服务患者
~~~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海新精神”服务患者
~~~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海新精神”服务患者
~~~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海新精神”服务患者
~~~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海新精神”服务患者
~~~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海新精神”服务患者
~~~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海新精神”服务患者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病人为什么给医生“探病”?
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海新精神”服务患者
宋宁华 蒲欣
  5年前,“轮椅上的白衣天使”陈海新永远离开了她热爱和热爱她的家人、朋友、病人;5年后,记者再次走访她生前工作过的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尽管斯人已去,但她的精神一直在这里传承。有的病人“粉丝”为了追随医生干脆把家搬到医生家附近,有的则把自家钥匙给了医生,医院里还出现了病人给医生“探病”的“怪事”……

  明天是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60周年的日子,在“海新精神”感召下,这里成为上海市卫生系统中唯一一家获得医院文化先进单位荣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家庭医生 成了女儿

  在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进门,就看见一尊汉白玉大理石制的“轮椅上的白衣天使”雕塑,这是陈海新去世后病人们自发募集资金为她建造的。

  虽然陈海新去世了,但她的坚强、乐观、对病人负责到底的执着,至今让所有医务人员记忆犹新。就在不久前,医院里有这样一桩“怪事”。通常总是医生到病房探望病人,可是,在浦南医院的病房里,有不少老病人反过来给医生“探病”,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名家庭医生叫秦建芬,今年51岁,负责的家庭病床有100多张,平均每天要走访10到20户人家。她总是笑容可掬,不但为病人医治身体的病痛,更耐心和老人拉家常,有些老人简直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几天不见就惦念,亲切地叫她“小妹”。一位88岁的独居老人在电梯中摔跤,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秦医生。一个电话过去,秦建芬立刻赶到,给老人看好病,担心老人心脏不好,陪老人过了一夜。从此,老人干脆将家里的钥匙也给了她一套,把她当成了“自家人”。

  因为工作紧张劳累,今年,秦医生患上了严重的尿路感染,实在“扛”不过去,工作10多年来,第一次请假住了院。为了不麻烦别人,她特地“封锁消息”,但还是被一些病人知道了,纷纷到医院来探望她。

  粽子冷了 心是热的

  和许多大医院不同,来社区医院看病的许多都是“回头客”,和陈海新一样,这里的许多医生和病人间早就超过了普通的医患关系,像朋友家人般亲近。

  今年端午节前夕,年轻的全科医生汪攀峰收到了一包乔家栅的粽子。原来,送粽子的周阿婆几年来一直在汪医生这里看病。汪医生不但耐心帮她看病,有空时还陪老人拉拉家常。每到端午节前,老人都会买好粽叶、糯米等,亲手包好肉粽,把热气腾腾的粽子送到汪医生手上。今年,老人年事已高,实在包不动粽子,但也特地到商店里买了粽子聊表寸心。

  当年和陈海新同一间办公室工作的王杏娟回忆起陈海新时说:“她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坚强,她身为残疾人却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我们更应该用心为患者服务。”

  一次,一名老太到王杏娟这里看病,无意中说起自己有出血现象。王杏娟马上提醒她医院每周有一次专家B超门诊,但老人不以为意。到了专家B超门诊的那天,王杏娟特地留心,发现老太没有来看病,专门到药房调取了老太家的地址。下班后,她冒着酷暑走了大半小时的路找到老太家,没找到本人,又叮嘱邻居让她一定来复诊。后来,老太专程去医院检查,好在平安无事,但对王医生的认真负责赞不绝口。

  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江继强说,尽管陈海新离开我们已经5年,但医院始终把她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的精神落实到每天的工作中。在医院的院落里,有一面用全体医务人员手印组成的“爱心墙”,就是希望所有人携起手来,让海新精神代代相传,营造温暖和谐的医院氛围。  本报记者  宋宁华  特约通讯员  蒲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广告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病人为什么给医生“探病”?
“俄罗斯旅游年”在沪闭幕
全面准确深入宣传十八大精神
微博“爱心接力”
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项目授牌
武警总队千余退伍老兵义务献血
广告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2病人为什么给医生“探病”? 2012-11-17 2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