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动物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的一研究中,费加罗被列为观察对象,它隐藏的天赋得以展示出来。“在观察中,我们看见费加罗在兴致勃勃地玩一个鹅卵石。它有时把小石块通过笼网插到鸟笼外面,正好掉落在自己够不着的地方。”主持这项研究的维也纳大学爱丽丝·奧尔斯勃格博士说,“因为鹅卵石在费加罗的触及范围之外,几次用爪子穿过鸟笼去勾取均吿失败。它灵机一动,找来一根小竹枝,设法获取到它的‘玩具’。”
为了做进一步的观察,奧尔斯勃格博士在原来放鹅卵石的地方换成了一个坚果,然后开始拍摄。出乎科学家意料之外的是,这次费加罗没有重复使用小竹枝,而是在鸟笼的橫梁上熟练地咬下一块木条,随后将其咬成一把尺寸适当的木“耙子”,用来把坚果弄到手。研究人员看到它使用工具时已经惊讶不已,更没有想到它竟会自己制作工具。
从那时起,费加罗每次都能成功地取到了科学家放置在那里的坚果。更令人叫绝的是,几乎每次都会制作出新的工具。费加罗还会换用另一种替代解决方案,有一次是从树枝上折断一根细枝,将其咬成大小适宜的木“耙子”。
凤头鹦鹉通常产于印度尼西亚,费加罗目前被关在维也纳附近。它有可能通过玩耍,学会用一个物体推动另一个物体。然而,把这一知识应用于获取笼子外面的坚果,需要计划性和想象力。
“我们知道这种动物非常聪明,但仍然对它制造工具的能力十分惊奇,我们正在进行更详细的研究。”卡塞尔尼克教授在《当代生物学》杂志发表的论文介绍道,“费加罗的行为向我们表明,即使一个物种的成员习惯性上不使用工具,只要它们是善于解决问题的好奇者,就能够用不成形的原材料‘雕刻’出满足新颖需求的工具。”
许多动物如果偶然见到棍棒和石头,会把它们用作工具。但是能够像费加罗那样,为了不同的使用目的而创造性地制造工具,却是少之又少。除了费加罗外,有这方面绝招的动物屈指可数。例如,新喀里多尼亚乌鸦捕获金龟子的幼虫别具一格,使用的是用小树枝成硬质棕榈叶子制成的矛刺或者钩子。黑猩猩也出手不凡,在捕捉白蚁时用牙齿把棍棒舞动起来。 李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