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春节,不由让我想起当年春运买车票。
十年前,我到南方一家报社当记者,体验生活。
那年春节临近,我托同住一套房的老潘买回家的卧铺票,老潘答应帮忙,他认识一位运输部门的老总,说买票没问题。但车票迟迟拿不到,我非常着急,心里很不踏实。去火车站,人山人海,每一个售票窗口前都排起了一条条长龙。一张张焦急的面孔,一双双期待的眼神,将所有的希望与感情寄托于一张小小的车票上。
每年春运时,回家的路再长,却总是挡不住人们迫切回家的心情,阻隔不了人们回家的脚步。无论身在何方,无论年轻年长,家总是最让人眷念的,是每个人心底最大的温暖源泉。
春运的列车运载的不仅是一个个归家的游子,也运载着一颗颗沉重的心,运载着亲情与乡情。这是对家的依恋,对情的渴望。
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打工的人都背大包小包地踏上了归程。我催老潘:“车票的事就全靠你了,你再打个电话问一下吧!”最后老潘给我买到一张到南昌的卧铺票,到南昌转乘中巴回家就方便了。
过了春节,我想到正月初六要回广东上班,车票又是一大难题。我找了几个熟人帮忙,都回电话说买不到。我最后托在铁路上工作的老同学帮忙,对方也说有困难。
常言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以前听这句话,总觉得那是老年人保守的说法。可眼下,买一张回程的卧铺票都这么难,我想过了年不去南方了。我和爱人说:“如果车票买不到,年后我不回广东了,等春运结束再说。”我爱人说:“万事开头难。现在刚开始,遇到一点困难就吓倒了。车票难买,这是事实,再想办法嘛。”正月在岳父家拜年,我心里总是牵挂买车票这件事。
正当我一筹莫展之时,我在铁路上工作的老同学打来电话,说他叫在铁路公安部门工作的弟弟买到一张到广州的卧铺票。我一听,喜出望外,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正月初五下午,我启程回广东。人家还在和家人团聚,我却要离开家人去外地,心中有种说不出的离愁别绪。
记得有一部电影名叫《母亲的春运》,那位身患绝症的母亲为了能和儿子过上最后一个春节,千里迢迢到北京寻找儿子。这样感人的故事真的还有很多。我为买车票的事烦恼,实在是太普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