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一九四二》给我的感觉是前所未有的,在长达2小时20分钟的电影里,我看到在灰蒙蒙的画面中,始终贯穿着一支庞大的逃荒队伍,冰天雪地、土层龟裂,灾民们干枯灰白的头发,棉絮外露的破衣,饥渴绝望的眼神,伴随着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和日本兵的野蛮残忍。
我所在的放映厅里,座无虚席,从头至尾,观众席里没有哭声、没有笑声、没有说话声,空气仿佛被凝固了,我只感觉胸口堵得慌,心在痛,承受着无法承受之重……
大银幕上,哀鸿遍野,狗吃人、人吃猫,到最后连用树木碾成的木屑都被吃光。逃荒路上,老东家的长工栓柱爱上了东家女儿星星,那一声“我等不及了!”喊出了人性本能的呼唤和渴望。最后栓柱为了给金枝的一双儿女留下他们对自己亲生父亲的最后一点念想,留下那只玩具风车——孩子的父亲逃荒前亲手做的,而惨烈地死在日本兵的刀尖之下。相比有些电影里的男女主人公有着天使般的面容、神话般的故事,把人们的眼睛看腻了,心灵也不激荡了。而栓柱宁可牺牲生命,也不愿交出孩子们的心爱之物,这恰恰是彰显出了人类最干净的爱和最重的用生命换来的承诺,让人看后刻骨铭心。
影片中尤为触人心弦的是东家的女儿星星,她逃难到了洛阳后,为了换五斤小米让家人能活下去,被人贩子卖到了妓院。当一个丑陋肥胖的老男人命令姑娘为他洗脚,而姑娘弯了三次腰却放不下手里那盆洗脚水,老男人不解地问为什么,星星怯怯地说:“我没有什么,我只是吃得太饱了,无法蹲下。”完全颠覆了以往电影里惯用的手法,却更加令人“唏嘘心碎”!
在此,不得不说的是影片里还有一个重要场景,让人触动颇深,当陈道明扮演的蒋介石从下属口中得知灾民被饿死的真正数字是三百万后,蒋介石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大教堂用手轻轻抹泪时表现出的那种悲哀和无奈、内疚和无能,甚至还有那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忏悔,演绎得入木三分,让人觉得人心也是肉做的,与过往电影里把政治人物都脸谱化有所不同,让人们相信电影里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电影《一九四二》以其独特的视角,真实地重现了历史,拍出了人性、生命、爱情在这一场万劫不复的大逃亡之中,给我们留下了摄人心魄的动人一幕。当我走出影院时,我想到这样一句话:记住耻辱比记住荣光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