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家与诗人的最大区别在于:绝不自认为掌握真理,也不以正义自居。策略家研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关系、行为、作用力。
中国人喜欢讲顺势,生活是顺势而为,顺其自然。西方人喜欢讲策略,生活是布局规划,讲究实事与步骤。东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因此而迥异;小至家庭、个人的管理,大至集体、国家的治理,也因此而迥异。在现代中国,关于社交与人际关系管理这件事,大约没有“管理生活的10堂策略课”之类的系统教育课,多的是耳濡目染、零星受教、吃一堑长一智的“厚黑学”、“金枝欲孽”、“职场课”、“饭局课”之类的人情练达熏陶课。
法庭科学家、行为科学博士(估计连这种头衔都鲜为国人所知)菲利普·麦格劳在他的扬名之作《生活策略:做有用的事,做重要的事》中,首先讲述了美国脱口秀女王温弗瑞·奥普拉的一次严重失策。当时,奥普拉的正直形象与职业道德受到践踏,她被百万富翁农场主们公开指责,说她在节目中撒谎、歪曲事实、夸张渲染牛肉加工业里的疯牛病故事,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视率。百万富翁农场主们把她描述成一个贪婪和不负责任的谎言家、一个背叛真相的小人,通过司法操纵把她拖到得克萨斯州接受审判,而那是一个白人统治的世界,无可争议的牛肉之都,她掉进了陷阱,被形容成为信口雌黄的牛肉加工业大敌。
奥普拉当时的失策在于,她只感到“不公平”,过分纠结于“不公平”,她的思维方式始终纠缠于人情、公正、道德的层面:“为什么这种事情会降临到我头上?一定有某些原因导致这种事情发生。这非常不公平。难道没有公正可言吗?为什么没有人能看穿这伪善的法律诉讼案?”然而在麦格劳博士看来,过分执着于“公平不公平”让奥普拉丢失了自我,她以人性回应危机,但这样的行为、思想以及反应模式将毁掉一个人的生活,而且,从某方面来说,还将使一个社会运转失常。
麦格劳非常清楚自己的工作,不是同情,也不是提供一双倾听的理解的耳朵,而是作为一名策略家起草一个有效的方案,赢得陪审团的同情与理解,赢得这场审判。他对奥普拉直言:“现在请立即清醒过来,一切已经发生了。你最好接受并跨越这一切,参与到游戏中去。”奥普拉最终赢了这场顶级诉讼案,她每天晚上和策略家一起研究实事及办案步骤,但是麦格劳博士毫不留情地指出她的弱点:因为一直坚信事情本身不公正,总有这样那样的东西导致应诉之路时不时地偏离正轨。
策略家与诗人的最大区别在于:绝不自认为掌握真理,也不以正义自居。这种高尚却常常被滥用、被当做标签自诩的华丽词,还是交给文学家比较好。策略家研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关系、行为、作用力。看看这10堂策略课:明白事理、承认并接受生活的责任、做有用的事、采取现实的态度、谨慎决定迅速行动、认清自己感知世界的方式、掌控生活而不是亡羊补牢、承认而不要抱怨人们对你的不公、看清愤怒和抱怨对你自己的伤害、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这是一部基于法治而非人治的现代社会生存策略书,承认主观而非客观。它或许将会彻底转变你迄今为止已经接受的全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