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现下的文学评论,尤其是儿童文学评论,缺乏一种震撼人、打动人的力量,所以声音微弱,有的更是不说也罢,盖因或人云亦云,或言不由衷。而读刘绪源先生的新著《儿童文学思辨录》(海豚出版社2012年9月),不禁为之击节,因为这里充满了真诚而有力量的声音。
该书是一部儿童文学评论和理论的结集,分为“文心雕虎”、“阅读感言”、“图里乾坤”和“思想笔记”四辑,共收入七十九篇文章,每一篇皆掷地有声。刘绪源始终关注有关儿童文学创作、理论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波兹曼的失误与中国式的误读》中,他既认为美国学者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之所以得出如此悲观的结论,源于他对童年是客观存在这一基本事实的失察;同时,他也对中国学者试图解决“波兹曼难题”而提出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主张进行了分析和批评,可谓逻辑缜密,表述精彩,教人受益匪浅。在《“商业童书”初探》中,就我所知,是他第一次使用了“商业童书”的概念,他对商业童书风行所导致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尊严的损毁,提出了严肃的警告,犹如醍醐灌顶。
刘绪源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有着一双发现的慧眼。他曾力推过不少青年作家的优秀之作,他认为殷健灵的散文《方浜中路××号》和小说《天米和廖廖》所包含的人生图景十分繁复,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奥秘,写出了“下之角”的上海人家和偏远乡镇女孩子们的真实生活,暗淡、苦涩而又充满人情味;他评价彭懿的幻想小说《欢迎光临魔法池塘》是一部放入世界名著之林也不会过于逊色的力作;他赞叹张弘的短篇小说《玫瑰方》是一篇表达自己灵魂的杰作,写出了“真生命”,具有深刻而持久的魅力,对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有着“火种”的意味;他认为在彭学军描写湘西小城凤凰日常生活的长篇小说《腰门》里,看到了历史的长河,作品中的一些精彩章节,保留了沈从文湘西题材作品的那刺透心灵的悠长的韵味。在发现青年作家优秀之作的同时,他也非常中肯地提出了率直的批评。
读刘绪源的评论和理论文章,可以感受到他高尚的文学理想和深厚的人文情怀,以及他对儿童文学事业的热诚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