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六出飞花在大江南北飘飘摇摇地下个不停。我这不坐班的人也忍不住常常停敲键盘往窗外看去,希望路不结冰交通不堵,因为,上班的人还没回家。改完一门课的卷子,捧热茶暖暖冰凉的手指,也想些有趣的事情暖暖心情。不消说得,古人在寒冬里最有趣也最雅的事情当推填九九消寒图,其中,我最喜欢梅花形的九九消寒图,那是画在白纸上的九枝梅花,每枝九朵,共八十一朵花,一朵对应一天,每天填充一朵梅花,填完则九尽春来。记得小时候,外公画过这样的消寒图,还常常一大早支派我去画梅花。他说,我家囡囡是梅花盛开的时候生的,最应该去画梅花。可惜,外公的画技和书法,我一点都没继承下来。于是,便也特别喜欢和歆羡既擅吟咏又精于绘事的人,尤其是前辈先贤。比如杭州才女、海上女画家陈小翠就是我特别佩服的一个才女。她有一首散曲套数“南南吕·懒画眉”《夕佳亭消寒曲》,曲子云:“把柴门自掩,豪情自怜,一任他尘世浮云几变迁。俺可也幕梁燕间,看得沧桑贱。有几个冰鬟带露偏,有几个霞裾隔水飐,风吹下彩云片。”大气俊赏而又不失之于粗放,尤其“看得沧桑贱”一句让我击节称叹。
还有,比陈小翠年代略早的一位江南女诗人俞庆曾是俞曲园的孙女,雅善诗词,她有一首《踏莎行·题九九消寒图》,窃以为可圈可点:小阁围炉,疏林暖酒。沉吟无语笼双袖。几番停笔费评量,今朝四九惊寒聚。 梅影横斜,吟肩削瘦。一帘冷月和霜斗。漫言枯管不知春,渐看春色从今逗。
上片写围炉小饮,弱质畏寒,双手笼袖,构思新作。下片写冷月梅影中春的脚步渐行渐近,充满走出寒冬拥抱春天的渴盼和希冀。正如雪莱那著名的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