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湾
认识野柳
  ◆王瑢

  到台湾中台禅寺参观。金碧辉煌,感觉更像宫殿。外观或内在,对寺庙的印象彻底颠覆。格调国际化。见有僧衣打扮的国际友人,上前攀谈,一个来自德国,另一个是法国人。他们用不同语言交流禅道。禅寺里,具备其他寺庙鲜见的星象馆、藏经馆、艺术馆、图书馆、资讯馆、体育馆、游泳馆和计算机大厅。看不到传统印象中,寺庙香烟缭绕之景;也不见记忆中,人头济济,手执燃香之况。众人困惑。地导笑着说“清雅礼佛”是本寺倡导理念。为避免烟火对空气与建筑造成损坏,不允许上香。游客用鲜花之类替代,盛在一个一个小瓷碟里,清新而别致。唯一未变的,是信徒们依然合掌加额,伏地而跪。出门时,遇见一个负责寺庙接待的义工,问他,为什么不是古老的建法呢。回答巧妙而智慧,他说,佛主并未规定,寺庙一定要如何如何建造呀。

  按行程转道去野柳,感受庙宇与民居比邻相守的特色。地导讲,此处礁石虽不宏伟,却够气势。狭长海岬是千百万年来,海水侵蚀而成。原本是大片礁石区,现在成了一个湾。最早那时是祖国大陆架一部分,沉睡海底。物转星移,年深岁久。河床冲刷物与贝类生物遗体不断堆积,厚厚一层,有了著名的“蕈状岩”特色地貌。后太平洋板块与亚洲大陆板块不断挤压,大陆架部分渐渐抬升,露出海面,有了台湾岛。大家听得着迷。野柳最先吸引我的,是地名。想到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朱淑真那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时至今日,仍被传诵。水汽缭绕中的野柳,恍若魔幻世界。稍远处,一块巨大烛台石上,几个浪头过后,海水落下,似燃尽的烛油,于台顶倾淌,震撼而感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职场方圆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美丽的额尔齐斯河
认识野柳
恩施大峡谷
高原桥城都匀
新民晚报旅游城市/诗意居住B11认识野柳 2013-02-19 2 2013年02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