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租车司机特别热情,能侃,还挺“政治的”,出差首都,就喜欢与“的哥”聊。昨日,接到朋友的一条微信,是个“段子”,挺有意思的,下载以共享之:“北京出租车司机眼中的习李新政:军车警车老实了,竟然认识红灯了。酒店歌厅冷清了,许多官员不来了。上京送礼的少多了,首都不再首堵了。警察处罚客气了,百姓有点不适了。官员不戴名表了,戴了也说山寨的。”
段子总有夸张、调侃的一面,但不少段子反映着民情、民意。这个微信段子反映十八大以后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变化。我们为之叫好。笔者观察,主要在于三方面的缘由。
其一,上行下效,头带得好。古语说,“风行草偃,其势必然”(刘禹锡)。中央提出“改变作风的八条规定”,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反对浪费的批示,而且“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要做;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习近平一行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就不封路、轻车简从;习李下基层,选择真实的贫困户,来到炕头,甚至有“光屁股”小孩。这点点滴滴,在赢得民心。人们感觉:“动真格”了。
其二,“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在参与营造良好风气。比如,春节前夕关于“反浪费”的批示下达以后,原本各种联谊会、团拜会、招待会所准备的“宴请”都纷纷取消,或由餐馆改为单位“清茶一杯”举办。笔者熟识的一位名餐馆老板对我说,“通知下达的那天就退掉200多万订单”。近日,笔者遇著名景点所在地的一位媒体老总,他对我说,“今年春节清静多了”,各方来的“度假者”寥寥。
其实,各单位的那些接待、会餐做法,是相互影响,逐渐形成“惯例”的。比如,春节团拜,就要“吃年夜饭”,还要送“年货”,后又“上升”为“送海鲜”。团拜的对象,骨干少不了,家属也支持工作,须“夫妻双双来赴宴”。如此这般,方案一、方案二的,规模下不来。领导只能“赶场子”,疲于应付。使得当事人“吃伤了身体吃伤了胃,喝得老婆背对背”;单位“银两花花流不止”,公款埋单。“惯例”变成陋习,不改,成什么风气?
其三,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力量不可小视。社会舆论中媒体的作用很大,不必赘言。其中新媒体,微信、微博,尽管有情绪宣泄、非理性一面,但“正能量”也出人预料。“话语权”的大众化,使得监督的“眼睛”时时刻刻存在,尤其是“盯着”官员们。技术的发展,使手机可便捷地拍一段视频,上传、转帖、再转帖。有些非礼行为、酒醉囧态、浪费奢华场面,都会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中。
“出租车司机”的段子告诫人们:风气在变,要顺势而行,正派点、收敛点。倘若我行我素,会“摊上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