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打磨
尽管歌剧院舞美工场远在青浦赵巷,但是,周小燕教授被学生张建鲁接来时,一下车就在郊区明媚的春光中绽开了灿烂的笑容。《燕子之歌》开排后,她坐在乐队前面,对照着剧本全神贯注地聆听。去年,她的学生魏松和韩适告诉她想排这部歌剧时,她起初反对把自己当作原型。但是,学生一再坚持,魏松说:“没有比歌剧更合适的形式,来反映您的艺术人生。”该剧原定于去年8月周小燕95岁诞辰时上演,但为了磨戏,推迟到本月16日、17日在文化广场预演。魏松透露,该剧预演后,还要好好修改完善,争取在今秋的第15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正式首演。
不知疲倦
昨天是周小燕第二次来到排练场,但是,关心和指导这部歌剧,她从去年已经开始。在戏中扮演中老年周小燕的青年歌唱家刘恋对记者说:“这些天,我已经被周先生叫去三次了,她每次都要对我的表演、唱段逐段逐句地‘抠’一遍才罢休。”
排练时而中断时而进行,到了傍晚,演职人员一起到附近的农家餐厅吃客饭,院方本想为她做点小锅菜,但周小燕怎么也不肯:“大家吃啥我也吃啥,自己人不用客气。”她的胃口还真不错,边吃边说:“这饭好吃,这菜真是很对我的口味。”
晚上的排练开始时,出家门已经5个多小时的她,仍然不知疲倦地端坐审听,甚至演员们在连续排练之中有点疲劳,她也听了出来:“指挥一拍下去,大家跟得有点慢了,还要提点神,情绪才能带动观众啊。”排练结束时,屋外的农田已被夜色笼罩。但是,周小燕教授还在提出修改要求:“在巴黎开独唱音乐会那段,最好把法国歌曲《燕子》换成《红豆词》。因为,我在法国的时候,别人要我唱歌,我都是唱中国歌曲的……”资深记者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