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六月份,因生病住进了第一人民医院。中午时分,所住病区的李主任来病房对我说,楼下有个病人你想不想见见?李主任见我有些不置可否,便说明了原委。原来当日我送给了李主任一本长篇小说 《吹着进军号撤退》,李主任拿着这本书顺便又去看了楼下的一位病人,那位病人顺手拿起了李主任放在茶几上的这本书,继而饶有兴致地边翻阅边议论起书的初步印象。热心的李主任见状再次返回到了我的病房,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始叙述的那一幕。
为了不至于唐突,我问了那位病人的情况,这才知道原来是久仰大名的庄则栋,他因癌症晚期来一院做化疗。“癌症”“晚期”“名人”这几个关键词让我当时内心颇为忐忑,我很难想象见了他面我能说些什么,我又敢说些什么。李主任鼓励我说,不必担心什么,庄老对你的书有好感,你是否也送一本给他?我翻了行李包,找出了我的另一本长篇小说《为荣誉而战》。就这样,我在太太的陪同下随李主任叩开了庄老的病房。
年轻时的庄则栋英气勃发,那份帅气,那份名声早已定格在了无数人的心中。都说岁月不饶人,更何况是一个癌症晚期的老人,所以我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将面对一个具有强烈反差的历史与现实的画面。一袭病服的庄老已在客厅等候,当他挺直了身背将一双大手握住我手的时候,我顿感震惊,那标准美男子的浓眉大眼依然虎虎生气,只是轻轻的一声“你好”,多了一份老人的慈祥。
事后回想,那天的病房真像一个特殊的乒乓球赛场,庄老和我各据一方,一来二去,相“打”甚欢,只是庄老打得是攻球,而我打的是守球。现场的李主任,我太太和庄老的太太佐佐木敦子是三个忠实的观众,其中最称职、最专业的观众当数佐佐木敦子,在庄老整个的侃侃而谈中,她只做了三件事:斟茶、悄悄拍了一张照、在一旁静静聆听。其间,从不以需要休息等名义打断庄老的话,仿佛一如既往地在欣赏庄老的“球技”和赛场上的霸气。可以看得出,丈夫的出色“表演”让她获得了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愉快的聊天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庄老谈的是他的人生观,最核心的内容是每个人如何坦然地面对死亡的问题。这场谈话不禁留给了我很多思索,更留给了我很多感慨。
庄老和我相约,等他下次再来上海治疗时再见,人生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遗憾。如今,人生旅途上一位短暂而永恒的“病友”已去,留给了我无尽的思念。据悉,庄老在得知自己的病情时,曾向有关领导表示:希望自己有尊严地离去。我送给过庄老一本书,叫《为荣誉而战》,我很想在这部长篇小说的篇名中改两个字送给天堂中的庄老,即“为尊严而战”,这是庄老在人生最后时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