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卖艺”初体验
钟 菡
  钟 菡   

  最近常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辞职开琴馆”。其实我这是才学会了几首曲子,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以我现在的琴艺,不要说挂牌立馆,就是拿个搪瓷碗去地铁站门口卖艺,多半也不及弹吉他的和拉二胡的生意兴隆,迟早要喝西北风。

  说到“卖艺”,便不由得回想起一年前的那个夜晚。当时临近春节,部门要举行年会,请了许多贵宾来,宴饮之余,照例要出一两个节目以助酒兴。对于表演节目,大家都是互相推诿的,我当时学琴才不到一年,尽管老师常常教导,琴是弹给自己或是知己听的,不适合在大庭广众前表演,但半瓶子醋最爱四处乱晃,便欣然答应去年会上“卖艺”。   

  由于同事们被我的琴声“惊魂”已久,为免到时唐突贵宾,就派了部门里一位能歌的“封兄”和我同台,他主唱,我来伴奏,期盼瑕不掩瑜,我自是瑕。几番商议后,终于定下来表演曲目是老电影《笑傲江湖》里的插曲《沧海一声笑》。因为这曲子大家耳熟能详,好听又简单。我与封兄排练多日,自比两个东方不败,谁知到了正式演出时,热心的同事给我们取了“花名”,唤作“封哥儿”和“钟姐儿”,顿时化身为明清小说里的勾栏组合。

  首次卖艺,我心里是没底的,为了分散大家的注意力,特意去买了身紫色的绣花旗袍穿着。当时只有张练习琴,就去老师家借了张演出用的琴,同事帮我背去饭店,我一路跟在后面叫嚷,“小心啊,一万多块呐!”

  到了饭店,好容易找了张长条桌放琴,坐下后一试,才发现话筒放在琴侧,声音完全放不出。焦急了半天,便想到尽量去把琴垫高。现场找不到合适的道具,一边竟然有人拿出两个盘子来问,“这个成么?”想了想,有总比没有好,就点头应允。但俩盘子垫在琴下成何体统,好心的同事便找来红桌布,盖在了盘子上面,现在想起来真是帮倒忙。即便盘子垫起的空隙能够形成共鸣腔,但桌布一盖,声音岂不又都吸进去了?当然我是没资格批评别人的,因为我把琴轸大大地放错位置了,这才叫硬伤。

  至于演出效果,可用“羞愧”二字概括之。封兄唱的自然是极好的,只是我的琴向来有“节奏不对、音不准”两大可判死刑的毛病,再加上话筒放不出音来,只有面前的几个人能听到。所以,那一夜大家饱含安慰的掌声,让我尤为感动。

  接受了这次的教训,我就略微收敛,不敢再在人前轻易“显摆”了。但我没有想到的是,那晚乱七八糟的琴声,却还不是最值得羞愧的。知道这个让我眼泪掉下来的真相,是当妈妈听说我去“卖艺”时,激动地要求“观赏”演出视频。看完后,她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你前面弹得好好的,最后干嘛要开口唱啊,整场表演全砸在你最后那段五音不全的唱上了!”所谓一时兴起,终成千古恨。

  于是,诸位客官,谨奉母训,我从此便定下了个规矩,“人家只卖‘艺’,不卖‘声’的。”

  明日请看《弦声心语听古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连载
   第A17版:康健园
   第A18版:康复/康健园
   第A19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A20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A21版:运动汇
   第A2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A23版:运动汇/体坛逸事
   第A24版:时尚先锋/运动汇
找寻
读鱼焦了斋诗稿初编
伯格曼早期电影
临 海
送书
于细微处见精神
“卖艺”初体验
怀素临池(中国画)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卖艺”初体验 2013-04-29 2 2013年04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