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杰先生在美术界可称为一位传奇人物,一生动荡到了知天命年时方能安稳,闲逸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据他所说的那样,现在的生活真的是太幸福了。
汪志杰先生1931年生于北平,时逢九一八事变,举家迁入江南,后至上海,考入了陶行知先生创办之一的育才学校,后由该校的地下党送往新四军参军,与三野会师杭州解放。得到了北平国立美专的同意和徐悲鸿先生的支持赴京考试,考入了北平国立美专,后更名为中央美院。是新中国的第一届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中央美院从1949年至1956年期间先生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突现出一位艺术家的才智,曾创作了大量的油画、水墨画等,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并在两次全国美展上获奖。其作品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画展,及苏联—中国高等艺术院优秀作品展,莫斯科、列宁格勒巡回展,苏联艺术权威杂志《艺术》专著介绍汪志杰先生生平和作品,并有大作品在文化部主持下赴西欧七国展出。
在1956年时为学习苏联的艺术家体制,由中央文化部、中国美协、中央美院三方共同推荐,汪志杰先生为国家“画家职业化”试行的首位中国职业画家,中国美协并发文全国试行。但好景不长,1957年一场运动将“画家职业化”当作“资产阶级自由化”,变成了一场政治斗争。由于年轻弄不清性质,问题上升,最后被划为“极端的右派分子”并被各报刊指为“青年的老右派”。1958年被押送北大荒劳动改造,1961年遣送回上海老家。1962年由统战部命上海美协举行小型内部平反会,1980年在北京为其平反。然后是汪志杰先生被调入上海油雕院,还未上任,就奉命创建华师大艺术教育系,任系主任,教授。这时有多人怀疑并告汪志杰先生,说:“很早以前汪志杰是一位知名画家,但是已经长期脱离了画界,现在不能胜任当前的系主任……而上海人才济济不该选他等等”。校党委书记对画家说“你自己好好考虑,以后该怎么办”。
领导的话使得汪志杰重新拿笔去战斗,用作品去说话,扫除社会对其不信任和猜疑。于是就有了1982年汪志杰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的画展,其中风情画《赛摩塞姆千佛洞前的流沙河》选送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获银质奖,实为风景画最高奖。在任职五年期间,汪志杰多次受国外邀请开个人画展。1987年卸任后,他更是到全国各地专心从事绘画创作。在1991年奉文化部及中国美协派遣赴法国学习考察、访问,后留居法国多年,足迹留遍了世界许多国家。1997年决定回国定居,回家闭门潜心作画,享受艺术带来的无限欢悦,让生活更美好。汪志杰的画中总是能看到一种恬静、安逸与美好。幸福才是人们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