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问:书信涉及个人隐私,为何不尊重当事人意见拿出来拍卖?
三问:能否告知“假信”送拍者姓名?不排除会对其采取进一步法律措施。
本报讯 据新华社消息:原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魏同贤5日致信媒体及保利拍卖公司,质疑保利此前对公众宣布拍卖后又撤拍的三封钱锺书、杨绛先生私人信件之中,两件写给他的都是“伪造”。
保利“撤拍”
钱锺书、杨绛书信
保利公司原定于6月3日在北京举行“古籍文献名家翰墨专场”。众多拍品中,包括了“钱锺书先生评‘《围城》里的三闾大夫’文”、“钱锺书信札”、“钱锺书、杨绛致同贤先生信札”。日前,在10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以及媒体公众的强烈反对之下,保利已宣布撤拍。
不过,记者登录保利拍卖公司官网发现,魏同贤所指的其中一封信件曾出现在保利2012年春拍百年书法专场目录中,内容是钱锺书与魏同贤交流《七缀集》出版情况。当年流拍的拍品说明中赫然写道:“收件人魏同贤,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 。
另一封据称为杨绛与魏同贤的通信在保利官网上没有信息。但据流传在网络上的影印件,这封书信内容是杨绛先生与魏同贤“聊家常”,并谈及了《朱雯先生纪念集》。信件的抬头即是“同贤先生”。
魏同贤很气愤
“明目张胆的造假”
“这两封信,都是确切无疑的造假,明目张胆的造假。”早已退休在家的魏同贤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魏同贤说,他从未委托北京保利拍卖信件,因此与此次事件了无干涉。最近热心亲友纷纷告诉他,保利拍卖的书信中有两封是写给他的。听说此事,他感到非常惊讶。而看到这两件拍品的影印件后,他更感到从书法笔迹到书信内容都破绽百出,属于故意造假。
魏同贤对记者回忆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为出版钱锺书先生的《七缀集》曾与之频繁通信。钱先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他寄信寄书。这些书信因为大部分涉及公事,都交给上海古籍出版社归档了。其中仅有几封信属于两人私人通信,如今珍藏在家中,“我绝对不会拿出来拍卖,绝不会拿这些书信去谋利。”
魏同贤指出,保利所拍信件漏洞不少。首先,钱先生字迹圆润俊秀,书卷气浓厚,但造假书信却笔力生涩,了无生气,显系画虎不成之作。他还指出,书信内容中的细节大多都是错的,例如钱锺书《七缀集》的出版时间、委托买书等等。而另一封杨绛信件更是子虚乌有。
“我从未与杨绛先生互通书信。而且杨绛先生也不会和我这样一个不太熟悉的晚辈写信聊些家常。这样造假很荒谬。”魏同贤说。 孙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