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后两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在美国加州的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引起世界舆论的关注。那么这次中美元首会晤有什么精彩看点?人们可以有什么期待?
自信带来灵活
外交务实有效
自今年3月我国政府换届以来,我国官方的对外交往已经显现一股新风,尤其是在我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出访活动安排上,体现了更多个性,反映出更多灵活,呈现了更多自信。
中国新政外交一方面体现在行动上:更加灵活,更加自信;另一方面体现在强调对话,增信释疑。关于高层外交,我国正扩大多元形式,追求务实有效。
作为东方文明古国和礼仪大国,我国对国家元首出访的礼仪接待传统上要求很高,对外国元首来访的接待标准也同样很高。但这次习主席将对美国进行的访问却是较为少见的工作访问,而非人们更为熟悉的国事或正式访问。在过去十多年中,只有国家主席江泽民在2002年10月对美国进行了这样的工作访问。当时他在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农场会见了美国总统小布什。本次中美两国元首将要晤面的“阳光之乡庄园”(或称安纳伯格庄园),也被称为“西部戴维营”,前后两次外交在形式上可以比。
我国领导人对美进行工作访问而非国事或正式访问,以及我国领导人先于美国领导人在上任后到对方国度访问,都与过去的“习惯”不同,这不免引起国际社会的兴趣。
按照传统,由于中国是世界重量级大国,我国国家元首以国事访问规格出访他国应属正常。但各国国情不同,美国总统的工作起居在一栋楼里,内部空间并不十分宽敞,国事访问相应的国宴至少要受场地的限制,请不了太多的人士。更有意思的是,在这栋工作起居两用的总统官邸中,美国全年办不了几场国宴(美方有人声称常态下每年只办两场),因此贵宾者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不一定排得上国宴招待。
但随着中美交流的深化,中美两国领导人互访以及在各种多边场合上会见的频率却在逐步增大。在小布什总统任职的八年中,他曾先后四次来到我国,创造了中美建交以来的最高记录。在我国现任领导人可预期的执政时段,中方对美国也可能进行多次访问。根据双方关系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美国的接待国情,中美元首互访的形式多样化也势在必行。无论是国事访问、正式访问或是工作访问,两国既要讲究礼仪规格形式,更要讲求及时直面沟通。我国愈是崛起,就会愈加自信,外交形式也就愈加可能灵活。当然,外交需要对等,我国对外国来访领导人的接待规格也需大致按照对等的原则进行。
面临局势变化
亟需尽早会晤
这次中美在加州农庄的首脑会晤之所以引起各方兴趣,一是由于这段访问本来并不在各自计划之中,二是在于中美之间目前矛盾频发,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谈什么、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自然引起普遍关注。有鉴于此,这次我国领导人在原本访拉的议程上加入访美的特别一段,提供双方最高领导人在各自班子组建后尽快直面沟通的机会,十分重要。本来双方计划在下半年国际会议的多边场合举行边会,但鉴于当前亚太局势跌宕,中美双方亟需尽早直接会晤。就外交礼仪化繁为简,有利于早日加强交流,增进互信,并改善和扩大共同合作,稳定亚太地区局势。由于中方已到美国后院,顺道入美国国门叙谈,更有利于领导人之间消除疑虑,培育私谊。如此务实外交对双方都有益。
五项核心议题
弥合分歧不易
这次习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美国加州的庄园晤面,将以最快速度实现中美各自新一届(任)元首在上任后的顶层对话,其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双边、涉及双边的多边与全球问题,寻求扩大中美合作的可能,管控双边的分歧。根据双方在会晤前的透露,本次庄园会的核心议题有五项:朝鲜半岛稳定、亚洲地区稳定、两军关系扩展、气候变化合作以及网络安全问题等。中美之间需要讨论的,其实还不限于这五项,两国在双边、地区和全球领域还有许多其他问题需要交流,包括双方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等等。
尽管中美有着积极的合作意愿并且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协作,但目前双方对对方行为的疑虑都在加深,上述几大会谈议题都显得有些棘手。在美国目前最为抱怨的网络安全问题上,美国尽管怀疑中方对美国实施了网络进攻,但它并无证据证明中国政府组织了这样的行动。但是,美国还是不断对华施压。在本月初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亚洲安全会议上,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对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批评,但也遭到了我方的反驳。我国政府一再表明没有发起这种活动,并对滥加指责给予了批评。很难想象,通过庄园会美国会放弃对我国的指责或者中国会接受这种批评。
就“亚洲地区稳定”议题,美国表示欢迎中国崛起,但它也认为这种发展已影响到地区稳定以及美国对本地区的主控,因此白宫提出“再平衡”。中方恰恰对此最为忌讳。近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今年香会上中美发生争执,已充分表明了中美在此问题上的尖锐矛盾。中方看来:若非美国的“再平衡”,日本政府敢以“购岛”方式来打破中日关系的脆弱平衡并扬言世上并无关于侵略的学术定义吗?要不是美国“重返亚洲”,菲律宾敢在它长期承认不是其主权范围的黄岩岛区域肆意抓捕我国大陆渔民并到国际法庭起诉中国、还对我国台湾渔民肆意开枪吗?要使中美增加信任,恐怕美国得要求其盟国日本和菲律宾等逆转其行为并向我国道歉赔偿才是,而这恐怕不太现实。
即使在气候变化领域,美国要以中国减缓经济增长的代价来为世界减排做出贡献,暂时也不现实。中国必然将对国际减排承担更多义务,但那还要随着我国的能力发展而实现。这样,中美有可能取得合作的领域,就只剩下扩大中美两军关系以及对待朝核问题。
中美两军扩大交流,固然有助于双方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但在以国家间竞争为标志的传统安全方面,中美关系的基调仍然是竞争甚至对抗的。即使美国邀请我国参加明年的环太平洋多国海军演习,在台湾一旦“有事”的时候美军就不按美国的《台湾关系法》来对我方实施武力干预了?在中美两军扩大交流后,如若美军对台实施干预,我军就不按我国的《反分裂国家法》予以制止了?所以中美之间的长期不信任仍然顽固地存在。即使是在朝核问题上,中美很可能至多只是同中有异。“同”的是中美共同要求朝鲜弃核以取得地区稳定,“异”的是双方根本目的不同:我国希望半岛稳定,以避免引发中美冲突从而为我国和平崛起继续创造条件,而美国则对任何形式的中国崛起都难以接受。
力量对比转化
心态需要调适
所以,加州会晤提供的是在未来十年国际格局发生根本变化的背景下,中美为平心相待进行练习。
在未来十年中,若不出大的变故,以预期中的中美货币官方汇率来估算,中国有望在经济总量上赶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约在1820年时,大清的经济规模曾为当时世界第一。那么经过两个世纪的变迁和我国的长期努力,中国又将重返世界第一。这是中国的福音,对美国则未必。这一历史大变局将出现在习主席的执政期内。
对于奥巴马,历史又将怎样厘定他的地位?以预期中人民币购买力变化来估计,我国的经济规模甚至可能在2016年时与美国相齐,美国此后就在这个指标上降为世界第二。虽然这事早晚会发生,但若在奥巴马总统的任内发生美国降级的重大事件,他将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成为某种标志性的人物。美国精英为此不免寝食难安,白宫提出亚太“再平衡”也就事出有因。
人们无法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行,但需要削减由此引起的震荡。中美两国元首在加州举行庄园会的实质意义,是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的最高领导人在各自执政期内将可能代表各自国家交换世界经济体席位排行前的首次晤面。一方面,尽管中国多方受到掣肘,但总体心态却要好于美国,因为我国既有力量积蓄,又具战略淡定。也正由于我方心态宽松,已不那么在乎领袖每次出访的外交规格。另一方面,尽管美国仍然强势,其军费仍占世界的四成,但其相对衰弱迹象已经普遍出现。目前美国正为延长自己的世界领导地位竭尽全力,哪怕是日益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形式胜于内涵。所以,当美国在谈论其全方位“再平衡”亚太的时候,它基本是以展示肌肉的方式出场亮相的。
但是,即使我国在经济总量上与美国持平,在人均上恐怕在整个21世纪我国都无力反超美国。在教育、社保、创新等太多领域我国还需长期进步,而这些均是美国占优势。习奥非正式会晤所要建立的双边关系,需要持有对中美两国进步的历史规律、以及对这种进步的不可阻挡性的共识。取得了共识,那就不必浪费时间与精力,去与规律对抗。中美可以竞争,两国关系也必然会充满竞争,但必须在明智领导人的带领下,规避不良竞争,以免两败惧伤。衡量良性与恶性的标准,必须是人类利益,它超越中美自身利益,并能为国际法所量度。
如果在加州庄园会双方能达成这些谅解,那会晤就取得了成功,对如何破解决当前争议也可豁然开朗。譬如,那些发自中国对美国的网络进攻,无论由谁发动,都违反中国法律,中方有责任予以坚决制止。由于这种攻击的操纵可能跨越国界,中方可能因此寻求美国对其源头的调查。反之也是如此,美方应制止来自美国对中国日益增多的网络进攻,包括来自非政府部门的攻击。如果源头涉及我国,我国也应协助调查。
如果中美均有诚意,应有能力大大减少这类相互威胁,建立安全有序世界,营造新型大国关系,实现能够相互包容的“中国梦”与“美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