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6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绝响:永远的邓丽君
姜捷
  姜捷

  13.在她心中“情义”最重要

  我读日本自由评论家有田芳生所写的《我的家在山的那一边》,提到邓丽君对左宏元老师的尊敬。当邓丽君在开演唱会彩排时,得知左老师不能来,只因票价太贵买不起,她立刻到后台拿了票送给左老师。

  爱看电影是小时候和邓妈妈一起养成的嗜好。在香港停留期间,只要有一点空闲就跑去看电影。当时的台湾风气还很闭塞,电检处的尺度非常严格,整部片子被“修理”得很多,但在香港就有完整的版本,可以充分感受导演的手法,技术人员的专业,和演员发乎感情的演技。她认为应该尊重第八艺术的创意表现,如同每个艺人都有自尊,都该被尊重一般。

  她不只能沉醉在剧情的发展和戏剧张力里,还能探讨导演的手法、运镜的技巧、气氛的营造和演员对感情的投入等。知名声乐家姜成涛就形容:“邓丽君的演唱方式就像歌剧演员一样,懂得表演的艺术和精髓,所以不论在录音室还是面对群众,她的声音表情和内心是一致的,那种一致性使观众容易共鸣,进而接受她、喜欢她、欣赏她。”

  邓丽君在正式踏入歌坛之后,一直都是妈妈跟在身边,没有交际应酬,也没有舞会宵夜,更没有私下约会,每天最高兴的事仅止于收到“迷友”的来信,捧读信中满满的关怀,感动非常。有些歌迷来信会让她不由自主地自觉“不足”,也渴望在忙碌的生活中不断充电,对一个正红透半边天的歌星而言,非常难得。

  举例来说,参加慎芝与关华石两位老师所安排的台视《群星会》的演出,是她从歌厅和秀场跨足电视的重要转折点,多年历练让她累积丰富的演唱经验,她不只要求声音好,也随时注意自己的台风和临场表现,还有一点特别的是,她也很注意其他歌星的演唱特色和曲风,她常向谢雷、张琪、吴静娴、王慧莲等歌星讨教表现技巧,由衷赞美他们的歌艺,并礼貌地向他们说谢谢,善于观察、吸收别人的优点,转为自己能运用的技巧,可说是她另一个成功潜质。

  和她在秀场合作过多时的谢雷回忆,和邓丽君同台是件非常过瘾的事,虽然他被定位为与张琪搭配的歌唱情侣,但每逢张琪嗓子不舒服、人有事或抽不出档期时,他的经纪人就会安排邓丽君成为他的搭档。

  张琪也称赞邓丽君的清纯与虚心:“她年纪最小,善良、没心眼,也有礼貌,有一回我生病嗓子哑了,她就赶快拿出自己的药方来给我吃,还教我该怎么保养嗓子。在这个丫头身上,我们绝对看不到所谓的同行相妒。”另外,她的临场应变力也让谢雷印象深刻,每一次唱《傻瓜与野丫头》她会临时加些趣味的口白,让观众捧腹大笑;唱《采红菱》她也会加上划船似的舞步,让对唱更有看头;更懂得互动的气氛,不时走下台让观众也唱几句过瘾。在KTV并不发达的当时,观众融入表演的情况并不多见,她很会带动现场,让观众快快乐乐地回家。当然,效应就是下次还会热烈地期待她的演出啰!

  唱歌遇到忘词是歌星最难为情的时候,有一次邓丽君在唱《欢乐今宵》时,唱着唱着就忘词了。聪明的邓丽君灵机一动,马上把麦克风塞给观众,比手势请大伙儿一起唱,台上台下打成一片,造成很好的效果,任谁也不相信是她想不起歌词来哩!邓妈妈回忆这段秀场趣事,也笑出了泪水。

  还有一次,在某家餐厅有位老板听邓丽君的歌,听到目不转睛看着她,完全忘记要用餐,连他带来的女儿都吃醋了,当场对老爸发飙;更有一位菲律宾华侨天天来捧场,红包一出手就给她五千美元,邓丽君特地走到台下谢谢他,落落大方而有礼貌。但她从不接受观众的宵夜或跳舞等邀请,她认为吃歌星这行饭就要正派,只有正派,才会长久,绝对不要让人看不起。此外,她也非常珍惜歌迷对她的感情,有人送红包、鲜花,也有人送手镯、手表、玉牌、卡片等,只要有纪念价值的,不管便宜还是贵重,她都非常宝贝,邓妈妈说有一只很普通的电子手表,她一戴就戴了二十一年,电池换了好几次还在戴,她当然有能力买更好的手表,但这只手表有特别纪念价值,在她心中,“情义”是最重要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读者之声
   第A24版:移民招生/人才专版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升学指导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04版:早教沙龙/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6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7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8版:人才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招生移民
   第B10版:招生留学/人才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印度洋的承诺
绝响:永远的邓丽君
中美关系中的“中国男孩”(3)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31绝响:永远的邓丽君 2013-06-19 2 2013年06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