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晚,但有幸拜于著名京剧大师奚啸伯先生的嫡传弟子——章共鸣先生门下,多年来在章先生的悉心指点之下得以从规范而研习京剧、增长见闻。
京剧“奚派”的传承离不开文化。奚先生出身旧式文人,同时受过新式正规学堂教育,求学时除中国文史拔萃,就连当时“进口”不久的舶来品、稀罕物——英文,他也学得入木三分,可用之与洋人交流。而章先生是解放前的大学生,英语水平也很高,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这一点的。
十多年前,家庭电话尚未普及、手机更是“奢侈品”,每次登门拜访章先生,必是“贸然前往”。有一次去,章老正好外出办事,他的一个女婿代为接待了我。他怕我坐得烦闷,便拿了章老书桌上的一些文稿书籍来给我翻阅。我随便翻看中,看到一本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类英文单词和句子,有些是我认识的,有些是我不认识的,写得很是规范。我觉得奇怪,章老偌大年纪难道还要考英文?一边自问,一边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来,摘抄了其中的锦句下来以便学习。在誊写过程中,有一种邂逅好书,如获至宝的感觉。
终于,木门“吱嘎”一声中,章老回来了。我马上站起来施礼,章先生和蔼地摆摆手,示意我随便坐。等章老落座停当,一杯清茶捧于手中时,我发问了:“章老师,您这么大岁数还要学英文啊?”章老笑答:“不学不行啊,我不是为了考试,我是要派用场。”停顿了一下,他呷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我女儿在国外邀请我去看她,英文我是四十年代读大学时学的,虽然当时学得还凑合,但毕竟半个多世纪没怎么碰了,生疏了。看和写问题都不大,捡起来比较快。说就要相对难一些了,要加强练习,这和唱京剧一样要曲不离口。所以找来一些英文资料复习一下,到了国外就可以应对了。”
章共鸣先生是解放前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因此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他的子女很多都在国外留学、工作和生活,上文提到的只是他其中一个女儿。章老过去的英文底子扎实,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性”训练,先生就可以自由地和英文为母语的人士交流了。后来等他和师母回国时,我又去拜访,章师母说:“每次和老头子一起出门我就心定,不怕走丢。因为老头子懂英文,自己会看地图和路牌,真要是迷路了还可以问当地人。”师母的语言朴实无华,但简朴的语言中,无处不透露着她对章先生的感情和尊重。
文化部原副部长英若诚曾经在美国的大学里用英文演唱京剧,引起轰动;早在清末民初时,大学问家辜鸿铭就曾经用英文翻译过《论语》、《中庸》等中国经典名著。不禁想到,在留学潮汹涌的今日,学子们若能学好国学、国粹并用优质英文将其推向西方,该有多好!
吾自1989年拜师至今已有二十五年,在京剧、文学、书法、诗词、英语等诸多方面得益于先生,铭刻在心。无以为报,谨以此文记录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侧面,以谢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