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阅读
     
本版列表新闻
~~~———荣毅仁的沪上十年(1949~1959)
~~~———荣毅仁的沪上十年(1949~1959)
     
2013年07月2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棉纺巨头到副市长(中)
———荣毅仁的沪上十年(1949~1959)
罗苏文
■1950年上海工商界抗美援朝游行,荣毅仁手握大旗,走在最前列
  ◆罗苏文

  北京之行的触动

  1950年初春,上海私营企业为维持继续生产,急需迅速恢复融资渠道。在4月下旬市一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在沪工商界人士就融资问题,向市政府提出种种建议。荣毅仁也在发言中联系实际,表现出与人民政府协商合作的诚意与明智。

  5月,荣毅仁以特邀代表身份赴北京,代表上海工商界参加中央税务会议并第一个发言。当时的财政部薄一波部长,听不懂荣的口音,几次要他讲得慢一点,以便把意见记下来。荣毅仁一面感到有点难为情,一面又深深地为领导干部这种谦虚和认真的作风所感动。

  会后荣毅仁还列席全国第一届政协第二次会议。会前,毛主席宴请参加会议的部分民主人士,潘汉年提议并带着荣毅仁出席。这是荣毅仁第一次见到毛主席。6月10日那天,当代表们走进颐年堂时,毛主席已站在门前热情迎候。当潘汉年把荣毅仁介绍给毛主席时,毛主席握住了荣毅仁的手说:“荣先生来了,欢迎你!”还问他:“老先生(指荣德生)好吗?”此时,荣毅仁初进中南海的拘束感顿然消释,“仿佛站在我面前跟我说话的不是一位大国大党的领袖,而是一位相识已久的师长”。

  北京之行给荣毅仁很大的触动,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不仅需要关心荣家企业的利益,也应该关心国家的利益。1957年,他回想这段经历时认为:“那时(我)提意见的出发点大半还是为了私营工商业的利益,没有考虑到国家的利益。这两次会议给我的教育是极为深刻的,它使我在思想上缩短了同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距离。会后我觉得,以后光讲做生意是不行了,还要多懂些道理。我回到上海,就和朋友们一起,选择了‘七一’党的生日那一天,成立了学习组织,学习国家的政策和一些马列主义理论,想学懂一些政策和理论,才能好好地跟共产党走。”

  1950年冬季,抗美援朝运动开始。截至12月14日,上海工商界已签订爱国公约的占全市同业公会总数的2/3。荣毅仁代表申新职工提出捐献10架战斗机的计划,工人与资方签订爱国增产捐献合同,后共捐献12架。12月16日清晨风雪交加,天气奇冷。上海工商界组织了15万工商业者的队伍,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荣毅仁作为主席团成员之一,宣读了上海工商界《致全国工商界电》,还高举上海工商联的大旗,引领工商界的游行队伍。他的左侧是胡厥文,右侧是刘鸿生。经上海市第二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由政务院提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委员(30人)名单产生,荣毅仁成为市政府委员之一。

  1950年代初期,荣毅仁在上海有幸结识了市长新朋友,这也是市长们之幸、上海之幸。他在晚年回忆与潘汉年的交往时认为,“大家一方面是工作关系,一方面建立了个人之间的朋友关系,成为知己。时隔多年,我常想,潘汉年同志同我的经历和背景有很大差别,为什么很快成为知己,最重要的一点,应是我们相聚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双方都很坦诚,心是相通的。”

  运动的考验

  全国范围的“三反”“五反”运动于1951年底拉开序幕,持续到1952年。

  “五反”运动刚开始时,涉及了荣毅仁掌管的部分企业,这让他内心焦虑矛盾,一面检查自己,一面又要安定各个企业负责人的情绪。据薄一波回忆:“在对上海72家较大的工商户定案处理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如果都定为违法户,就谈不到继续同他们合作,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也有很大程度上落空的危险。我和陈毅同志商量后认为,可视他们的政治表现,适当从宽处理。”“荣毅仁先生当时是上海最大的民族工商户,在‘五反’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应该划到哪一类?我和陈毅同志反复商量过。陈毅同志说,还是定为基本守法户好。我同意他的意见,并报告了周总理,周总理又转报毛主席。毛主席说,何必那么小气!再大方一点,划成完全守法户。这个‘标兵’一树,在上海以至全国各大城市产生了很大影响。”

  1950年代前期,荣毅仁尽管以工商界代表身份,不时在上海、北京参加重要的会议,他的第一身份仍是私营大企业的老板。当时工商业公私合营的进程以搞运动的方式层层推进,势不可挡。上海先是组织约20万私营工商业者学习爱国守法,1953年又通过总路线的学习,使私营工商业者初步看到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趋势,认识到走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是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步骤。

  截至1954年8月前,上海有2000余户私营工厂申请公私合营。在申新系统,广州二厂厂长在征得荣毅仁同意后,于1953年12月首先向广州市委递交公私合营申请书(1954年6月正式批准)。1954年3月18日申新总管理处授权总经理荣毅仁办理无锡申新三厂的合营手续。荣毅仁当天向无锡市人民政府提出合营的申请。1954年4月申新86户股东开会决定由总经理荣毅仁申请办理公私合营手续。当时,在沪申新系统的公私合营手续虽未办理,但荣毅仁的选择早已明确———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心所向”。

  1955~1956年城乡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急速推进。1955年10月27、29日毛泽东主席两次约见工商界的代表人物谈话,勉励民族资产阶级要认清社会发展规律,掌握自己的命运,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荣毅仁聆听了毛主席的谈话,在发言中他讲了荣家的发家史和父辈在旧社会办实业的坎坷经历,认为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有光明前途。这番话表露出荣毅仁的坚定选择。

  11月16~24日,根据毛主席的提议,中共中央召开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工作会议,讨论《中共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据薄一波回忆,在16日的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讲话中谈到荣毅仁时说:“他是全国第一号的资本家,他在这个地方讲,他那个阶级应该消灭,可是,另外碰到的一个人又跟他说:你祖宗三代辛辛苦苦地搞了这点工厂,在你手里送出去实在可惜呀!他也眼泪直流,这是很自然的,合乎情理。”

  1956年1月初,就在公私合营的大潮袭来的前夜,毛主席亲临上海视察荣毅仁的企业。荣毅仁回忆:“1955年10月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我又见到毛主席,我向他表示,希望他能抽点时间到上海去。他说,去倒是去过,只是没有公布。1956年1月初的一天,我正在上海公司里上班,突然接到陈丕显同志的电话,要我速回家中。我匆匆赶回,丕显同志已在那里等我。他说:‘毛主席来上海了,要来视察申新九厂,我们马上去厂里’。我们到申新不久,毛主席坐着汽车来了。他一下车就对我说:‘我来了’!当时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想不到在北京对他讲的那句话,他竟记在心上了。”毛泽东在车间观看女工操作、了解产品情况,这也是毛泽东一生中视察过的唯一一家私营企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家装专版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地产资讯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社会与法
   第A25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6版:海上拍案/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6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升值空间/彩票世界
   第B08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2版:创业钱途·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民生上海
   第B14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B15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B16版:民生上海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首届上海荷花展特刊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4版:家装之窗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30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专版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名表
   第C04版:摩登
   第C05版:摩登
   第C06版:品质
   第C07版:妆容
   第C08版:星潮
从棉纺巨头到副市长(中)
广告
新民晚报阅读A31从棉纺巨头到副市长(中) 2013-07-26 2 2013年07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