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0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生何处不碎影?
张滢莹
  ⦾ 张滢莹

  陆梅是个深度爱书人,也是个深度爱树人,这两个特质使得与友人一起出行时,经常一转头就不见了其身影——要么一拐弯就滑进路边的书店徜徉书海,要么呆立山野林间对一株植物看得入神。

  爱阅读的人大抵对生活有着一种隐秘的热情,书对于他们,既是已有生活经历的印证,又是求索未知世界的通途。爱书的人,必定爱书背后所代表的这个丰沛世界。而爱植物的人,则爱一切本真和质朴的存在,他们的心里安置着一张疏密有致的过滤网,污浊、邪欲丝毫无法入侵。虽然陆梅谦称自己的新作为“碎影”,但人生何处不是碎影?再好的年华和时光,若不在感触良深时记录下来,终究只是记忆里的一片混沌。就此意义来说,她的这本《文字里的碎影》是对记忆的反叛,更是对时光的抵抗,因为不甘在岁月中遗忘,所以越发慎重和细致。

  即使你不了解她,在书中也能寻觅到她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的自觉——她留恋童年,并希望在有限的文字篇幅里为孩子保留一片童年纯净的天空。虽然所处时代不同,对于童年的回忆也不尽相同,山野间,她对于自然和未知事物的敬和畏,对于草木和玩伴的依恋,对于未来的期盼,这份纤细、敏感和对于世事的懵懂却是所有人在孩提时代共通的对于成长的感受。

  面对广袤天地时,陆梅乐于当一个倾听者,聆听山涧溪水潺潺不断的低语,破旧寺庙中僧人质朴的诫言,而更多时候,她则是一个诉说者。她近乎本能地在阅读、生活和旅行中寻找那些触手可及,却常被人们所忽略的善与美,野地里的碎墓碑、幼童不经意的话语、夏日荫蔽处歇息的老妪,这些看似细碎的情和景,在许多人眼里是冗余,在她心里却是无可替代的珍宝。生活本身并不复杂,忙碌于世事的人往往最难看到的是自己的内心。陆梅笔下的这些事物,并非因为她善于发现,而是因为她有着一颗简单洁净的心,并在笔墨的沉淀中将其化作一汪清泉,明可鉴人。

  作为一名作家,她从不虚构过往,也不想象当下。即使是在小说中,她所面对的也是沉甸甸的现实——农村变革中,失去方向的一代少年如何成长?父母背井离乡时,只能依靠祖辈照料的留守儿童是否能有完好的童年?这些话题,早在引起社会关注前就出现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在市场和效益纷纷鼓吹着儿童文学作家的“想象力”时,她的选择依然如故。并不是虚拟、虚构的作品无可作为,只是她看到的太多,需要写的更多,这种诉说的欲望大过一切。在《文字里的碎影》中,这种对于社会变革中种种问题的困惑也并未完全隐没在草木山石中,她对此的所思、所感在作品里随处可见。

  在办公室里,陆梅的书桌很好辨认——几百本书堆叠起的“围城”,她能安定地在里面一坐就是一天。虽然看着随时有坍塌的危险,但书给予她的安全感,大概远甚于其他事物。有时走过她的“围城”,恍惚觉得这大概就是她的桃源,也是她的驿站,帮助她隔绝于一切繁琐,也令她在人生的旅行中暂时歇脚,然后将心里说不完的话,用澄澈的文字慢慢洒下一地闪烁的碎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第A09版:人才专版/招生移民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4版:专版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书展随想
图片新闻
文化社着力打造图书精品
李刚印象
沪港儿童文学作家推荐精彩童书
图片新闻
人生何处不碎影?
朱光潜谈读书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B06人生何处不碎影? 2013-08-04 2 2013年08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