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奏是龙 合作成虫
家庭音乐会大赛虹口区复赛结束前,区文化馆长张永明在点评中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几个表现出色的家庭也存在着诸如声部搭配、舞台互动、曲目选择等的不足,他认为:“如果能在参赛前请高手指点一下,节目效果和表演质量将更完美。”事实上,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已经进行的各区县家庭音乐会比赛之中。不少家庭的孩子,钢琴、小提琴考出了10级,登台独奏如正常发挥,水平应该很高,但与家庭成员搭档,和声运用、声部层次、倾听互动等显然都经验不足。有的家庭虽然每个成员都有高超琴艺,但凑在一起重奏却杂乱无章,色彩鲜明的乐器更是缺了个性,让人听到的是一片“混沌之声”。即使个别由专业学生组成的参赛家庭,由于缺少室内乐的训练,单独表演虽能一鸣惊人,合在一起却经常顾此失彼,有位家长赛后笑着说:“在家里独奏都是龙,到台上合作却都变成了虫。”
老小搭配 选曲失当
在高温日里走访各赛场,记者经常被市民参赛的热情所感动。不过,看得多了产生比较,便会发现一些遗憾。由于缺乏根据声音特点选择曲目的能力,儿童唱成人歌、成人唱儿童歌的家庭也不在少数。不同的歌曲对位不同的音域、音色和情态,选错歌的结果直接导致音准和表现力出现偏差。参差不齐的歌声和乐声,也对体现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家庭关系的和睦造成了影响。对此,许多参赛者也不满意自己的参赛表现,遗憾地说:“在家里玩玩蛮好的,参加比赛怎么会把合唱变成齐唱,重奏变成齐奏?”静安、虹口、闵行、徐汇等区的复赛,增设了评委点评的环节,许多家庭听了后都表示很有启发,不过他们更期望经常有专业人士给予指点。
提供平台 专业互动
近年来,上海陆续有爱好音乐的家庭走进剧场举办水平颇高的自费家庭音乐会,反映出不满足于自娱自乐的状态、欲进入艺术殿堂展现自我的家庭,在本市已经渐成潮流。其实,长达20多年的业余音乐考级活动,为各个家庭培养了大批音乐骨干;此起彼伏的国内外名家音乐会,让市民们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审美感知能力;全市各个社区和各个文艺节庆举办的丰富多彩的群文活动,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释放艺术能量的平台;市民文化节的家庭音乐会大赛,更是让热爱音乐的家庭能联袂登台释放艺术热情。面对市民的爱乐热情和更高艺术追求,如果各个文化馆、社区中心以及社会相关机构,能与高等学府、专业院团和剧院联手,经常举办专业人士和业余爱乐家庭的指导、互动和培训,相信更多高质量的家庭音乐会,会让千家万户飘扬更为精彩的旋律。
资深记者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