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问、关心、补助困难群众,是党和政府的长期工作,是优良传统。通常称之为“送温暖”。在高温红警天天拉响的当下,把发放一次性防暑补贴,说成“送温暖”,不合时宜,改称“送清凉”,如何?
这是上海首次发放防暑补贴。为什么是首次?因为,有气象记录以来,还从来没这么热过。对酷热,不同的人,感受是不同的。出入有专车、办公室有空调的人,对酷暑之难挨,体会不会很深。但是,困难群众的感受,就会不大同,他们有的没条件装空调,有的不舍得长开空调,有的甚至因热染疾。他们,确实需要有人送清凉。对此,政府责无旁贷。
中央领导多次强调,民生工作要多多雪中送炭,尽少锦上添花。这次全市发放防暑补贴共计4300余万元,政府把财政的钱用在了最该用的地方,是符合这个精神的。
今年的酷暑,终将过去。但在未来,仍会有极端高温天袭扰。如何把针对困难群众的防暑降温工作做好、做到位,把“一次性”变成“制度化”,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