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社会与法
     
本版列表新闻
施向阳:“不让一个交通肇事逃逸者漏网”~~~
施向阳:“不让一个交通肇事逃逸者漏网”~~~
施向阳:“不让一个交通肇事逃逸者漏网”~~~
     
2013年08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施向阳:“不让一个交通肇事逃逸者漏网”
追逃能手“交警当成刑警干”
孙云
■ 施向阳正在勘察事故车辆 吴俊峰 摄
  本报记者 孙云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事故审理科交警的工作很简单,只要看看车祸现场,给事故责任定个性,再安抚一下事故双方,把他们的“心理价位”拉拉近就行了。然而,在浦东警种岗位标兵评选活动中,与浦东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事故审理科民警施向阳的一次偶然聊天,却打破了记者的这种传统印象,并有了一番全新认识——因为,施向阳正在把交警的岗位当成“刑警”来干。

  每年,这个追逃能手都要侦破几百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他的手上,大大小小的“死案”变活了,隐姓埋名的肇事人浮出水面,甚至最初没有被当成案件的案件也揪出了真凶。施向阳说:“逃逸往往会恶化交通肇事的后果,干了十几年交警,见过许多悲剧,我不愿让任何一个逃逸者漏网!”

  1 从老人脚背一道瘀青查出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

  同样是破案,交警得到的技术资源支持较为有限。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施向阳所在的事故审理科,负责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民警满打满算只有3人,很多时候是一个人独当一面。施向阳曾多次独自去外地踩点,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追捕逃逸者。要对得起帽檐上的警徽,要告慰交通逃逸事故中的死者家属,在施向阳眼中,能弥补有限技术资源的,就是无穷无尽的大脑智慧。

  施向阳是个爱动脑筋的人,读书时他钟情几何、逻辑这样需要独立思考的学问。干交警,他也一样爱动脑筋:“要破案,光靠书本上教的知识帮不上忙,所有的技巧归根结底,就是六个字:动脑筋,抠细节。”

  就说尚博路上金橘新苑的那件蹊跷事:78岁的姜老太倒在42号楼下,抢救无效于次日死亡,家属报案时说不清缘由。施向阳顾不上吃午饭,赶到太平间一看,还真揪出一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看上去,老人是因为年事已高意外倒地身亡,施向阳却从老人左脚背上的一道瘀青看出蹊跷:“如果老人是摔倒,应当出现脚趾或脚腕扭伤,脚背上的淤青是碾压痕迹。”又听说老人平时一直外出拾荒、身体硬朗,施向阳更确信老人是被车撞倒的。

  原因虽然明了,但缉凶仍是一团迷雾——没有车辆痕迹、没有目击者、没有视频监控,什么线索都没有,如何着手?下班后,施向阳一个人来到金橘新苑,在事发地点附近挨家挨户走访。一名老伯无意中咕哝了一句:“阿拉老太婆回来说过,她看到有个老太躺在地上。”施向阳捕捉到了这句话的关键之处,继而通过女住户回家走进电梯监控视频画面的时间,推算出老太被撞的时间段。接下来的4个晚上,施向阳一下班就出现在东明路派出所监控室里,最终在小区出口处的监控画面中锁定4辆嫌疑车。

  一一看完4辆车驶出小区后的轨迹,施向阳心里有底了:“基本上就是这辆在3个路口连续右转的车了。”有人纳闷:“凭啥这么肯定?”施向阳解释说,司机肇事逃逸心情紧张,会慌不择路急于逃跑,这辆车一遇到红灯就右转,明显是不愿停车急着想走,符合肇事司机的心理特征。

  接下来几天,施向阳查明嫌疑人接触过的朋友,找上门去,刚表明来意,对方就“竹筒倒豆子”了:“你不用多说了,是那个老太的事情嘛,我告诉你就是了。”施向阳又找到嫌疑人的妻子,起初对方还狡辩说夫妻感情不好,好几天没跟老公说过话,直到手机里的一条短信露了馅:“老婆,我刚才撞了一个老太……”

  就这样,一起差点未被当成案件的案件被侦破了。

  2 为了一根螺纹钢飞拉萨赴格尔木

  交警的岗位仅仅是在大街小巷吗?施向阳从来不这么觉得:“为了缉拿真凶,追到天涯海角也不放弃。”

  2006年的一个深夜,在一条小路的弯道上,一名摩托车司机倒在血泊中,身边有一根50厘米长的螺纹钢,200米外的机动车道边有一个香烟盒和一张广州高速公路的收费单。从这根螺纹钢可以判断出肇事车辆是一辆卡车,然而,附近既有大桥,又有汽渡码头,单凭一根螺纹钢破案岂非大海捞针?

  施向阳把突破口定在香烟盒和收费单上。他认为,如果香烟盒和收费单是从行驶中的车窗抛出的,重量不同的两样东西势必落在机动车道的不同位置,而不会同时落在路边,所以它们很可能是肇事司机在车辆静止时站在车外随手扔掉的。施向阳拨通了广州高速公路管理站的电话,通过监控画面调出了这张收费单的原主人——一个他至今记忆清晰的车牌号码“B22884”。把全国各地的“B22884”找出来并与桥面监控录像比对后,一辆卡车“新B22884”浮出水面。

  施向阳辗转找到用这辆卡车跑生意的货主及与嫌疑车辆同行的两辆卡车,通过一次次的外围了解,进一步确定了它的嫌疑。这票运输生意的终点是西藏拉萨,施向阳和同事飞到拉萨,守了3天,司机却传来消息说,打算在青海格尔木找人转运货物,自己中途折返。下午3时得到消息,两人立即包了一辆车,连夜赶往格尔木。

  次日上午赶到格尔木,因为高原反应一夜无眠的施向阳走下车,找到嫌疑车辆拍照取证。走过去短短几十米,两条腿却都在打飘,不过,嫌疑车辆后保险杠上不翼而飞的那根螺纹钢让他的神经一下子兴奋起来:“被撞掉的螺纹钢不正是在事故现场找到的那一根嘛!”

  3 自首司机一句咕哝花了他二个月调查

  施向阳的同事老吴告诉记者,施向阳的妻子抱怨,丈夫每天加班,回到家常常累得坐在凳子上都能睡着,吃饭光三请四邀还不行,一定要端到面前。不过,施向阳也有偶尔表现特别好的时候。有一次,他接连6天拎着菜回家,老婆表扬他“这段时间表现很好,要继续发扬风格”,谁知道第7天他就不买了,因为案子破了——在张江卖菜的交通肇事逃逸者落网了,施向阳不必再在下班后专程开私家车从东明路赶去张江逛菜场了。

  老吴说,这是同事们都知道的经典笑话,笑中带着辛酸:“事故科追逃交警的辛劳,外人难以体会。”

  迄今为止,费时最久的案子花了施向阳两个月时间,不久前刚结案,其中的离奇曲折不亚于一本小说。

  今年1月15日晚上,一名中年女子死在杨高南路高青路口,周围散落着轿车前保险杠的大量碎片。监控画面只拍到一辆轿车的后方,那名女子在地上翻滚着,直到出了画面。正在排摸时,一名司机来自首。做笔录时,司机咕哝了一句:“我怎么也没想到前面的车上会掉下来一个人。”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前面掉下来一个人”是什么意思?施向阳跑了几次现场,再详细询问肇事司机,又和同事花了几天工夫,终于通过一张遗落在草丛里的手机SIM卡确定了死者身份,继而找到答案。

  原来,死者姓邓,沉迷赌博,事发前两天在宝山一家赌场里输掉25万元,被赌场老板和两个赌友押着包了一辆黑车到处借钱。在去姨妈家借钱的路上,她想到此前已向亲戚朋友借了200多万元,再不好意思开口,便把心一横,打开车门跳车逃命,伤得不轻。黑车司机和其他3人下车察看,心慌之下,没有理会就上车离开,导致后车避让不及碾压上去。为隐藏形迹,黑车司机还将邓某遗留在车上的包和手机等扔进河里。

  4 事故现场冒着大雨整治死者的衣领

  这些恒心和毅力从何而来?施向阳说起自己当交警后闹的一个笑话。

  那是1995年,年轻的施向阳第一次处理死亡事故。队长让他看看死者的口袋里有什么线索,他只敢摸外衣口袋,内衣压根不敢碰。

  第二次处理死亡事故,他拨开围观人群,眼前出现的死者竟然是与自己同年进单位的同事。那个瞬间,那种悲痛,施向阳至今铭记在心。

  从此,他懂得了尊重每个死者、每条生命,懂得了要换位思考理解家属的感受,懂得了坚持与耕耘的意义。从此,他会在事故现场四处找床单蒙住尸体,会冒着大雨整理死者的衣领,会坚持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比昨天多思考一点。

  2011年,全市警方开展“清网行动”,浦东交警梳理出从2005年至2011年间的十多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旧案最难破,但施向阳和同事们啃下了硬骨头,除一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还在追逃,其余均已落网。

  施向阳说,交通肇事逃逸往往会加重后果,酿成更多悲剧,他最见不得死者家属痛彻心扉的哭泣。为了不让更多人流泪,他的使命就是继续坚守,不让一个逃逸者得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家装专版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社会与法
   第A25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6版:海上拍案/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基金纵横
   第B08版:公司探营·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网上网下·升值空间/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五百强巡礼
   第B12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首届上海荷花展特刊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家装之窗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30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31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32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摩登
   第C04版:珠宝
   第C05版:珠宝
   第C06版:品质
   第C07版:妆容
   第C08版:星潮
本期导读
手机扫一扫 精彩更多
追逃能手“交警当成刑警干”
新民晚报社会与法A24追逃能手“交警当成刑警干” 2013-08-09 2 2013年08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