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7:家庭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母子与苏联援华英雄的千金诺言
王成
魏映祥清扫落叶
魏映祥给母亲过生日
魏映祥擦拭库里申科烈士铜像
  ◆王成

  “他英勇牺牲在中国大地上。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位英雄,一对普通的中国母子已为他守陵半个多世纪。”3月23日,在莫科斯国际关系学院,习近平主席高度赞扬了国际主义援华抗日战士、前苏联飞行员库里申科。或许这是上天有意的安排,或许这是两国相惜的情缘,或许这是平凡母子的不平凡。这对母子就是重庆市万州区的魏映祥和他的母亲谭忠惠,从1958年至今,他们已经接力为库里申科守墓55年,为和平守护了半个多世纪。

  永远不忘记异国英雄

  重庆市万州城区的西山公园内,鲜花盛放,翠柏环绕,阳光洒落在长眠于此的苏联援华抗日空军格里戈利·阿基莫维奇·库里申科烈士陵园里。长方形的墓前塑起一块高大的墓碑格外醒目,碑文用中俄两国文字书写:格里戈利·阿基莫维奇·库里申科之墓。36年来,一位头发稀疏、皮肤黝黑、瘦高个头的男子经常出现在这里。他修枝剪叶、擦拭墓碑、清扫落叶、讲解英雄事迹……他是万州区园林绿化管理处副主任魏映祥,一名普通的三峡人。

  时光回溯到1939年。这一年,魏映祥的母亲谭忠惠12岁。此时的中国正经受着日寇的侵略。

  当年5月,库里申科受苏联人民的委托,率远程轰炸机志愿队来到中国。库里申科是乌克兰人,优秀的共产党员,空军少校。据一位翻译人员回忆,库里申科有点像山东大汉。他为人刚直不阿,战斗勇敢顽强,因而被人称为“老虎”,又称“张飞”。库里申科和考兹洛夫分别率领的两个飞行大队,都装备有先进的“达莎”远程轰炸机。他们的到来,给经常遭受日本空军轰炸的重庆、成都、西安等后方城市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鼓舞。他们率领的苏联空军支援队,一面直接参加对日寇的空军作战,一面担负着训练中国空军人员的任务。

  1939年10月14日,库里申科奉命率领机群轰炸日军汉口机场,不料,在武汉上空与敌机相遇,与日机展开空战,库里申科驾驶轰炸机击落6架日机。战斗中,敌人的炮弹击中了库里申科驾驶的飞机,为避免坠机在城区伤及百姓,库里申科用精湛的技术将飞机强行降落在长江水面。机组其他成员全部顺利脱险,唯有库里申科因筋疲力尽,连同飞机一起坠入江水之中。20天后,人们在出事的下游找到了英雄的遗体。英雄牺牲时只有36岁。

  库里申科牺牲后,烈士的遗体安葬在万县,万县政府和人民为库里申科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谭忠惠的家离飞机坠落的江面只有2公里,从那时起,她的父亲就经常讲述那些场景,并告诫孩子:“一个外国人,为中国人的和平而牺牲,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份恩情,记住库里申科。”

  西山公园位于万州城中心,1958年,当地政府决定将位于太白岩下的库里申科陵园迁至西山公园。从此,英雄的墓碑与长江的涛声相依。在西山公园亭园组工作的谭忠惠听到这个消息,回想起父亲的告诫,主动申请为库里申科守陵的工作。这一守,就是19年。这份传承两代人、绵延半个多世纪的守护就这样开始了。

  每天早晨,谭忠惠6点起床,做好早饭后,就带着儿子来到园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儿子耍累可以回家休息,谭忠惠则必须要把园里的每个角落打扫干净后才可以回去。回想起当初与母亲一起来扫墓时的情形,魏映祥说,当时母亲带着他到园子里和香樟树比个子,母亲用小刀在树上刻出自己的身高,“看看幺儿和小树,谁长得快。”

  接过妈妈的三个标准

  自打记事起,魏映祥就常听妈妈讲述库里申科的故事,对军人和军队的向往也越发浓郁。1972年,连续两年报名应征的魏映祥因身体原因与参军梦失之交臂。为弥补军人这堂课,他积极申请并被选作民兵。

  1977年,谭忠惠到了退休的年龄。谁愿意来做接班人?谭忠惠找了很久,都不放心。最终,谭母决定,让从小懂事、喜爱军人的幺儿魏映祥接班。

  1977年6月10日,魏映祥正式成为了西山公园的一名工人。也就在这天晚上,母亲与他进行了语重心长的交谈。“幺儿啊,我们三峡人民是感恩的人民。要始终保持陵园里,场地整洁、花池无杂草、树木生长旺盛。”这是母亲守陵20年坚持的三个标准。如今,又是36年过去了,母亲当年的字字叮嘱,在魏映祥看来,是帮教,更是传承。

  魏映祥渐渐多起来的白发,见证了36年来他和英雄间的浓浓深情。“老库,你好吗?”魏映祥常常习惯地抬起右手,在英雄的墓石上轻轻地拍拍。30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上8点,魏映祥都会准时开始一天的工作:先是围着烈士墓碑走一圈,看看有没有损坏的地方,然后为英雄整理鲜花,尔后擦拭墓碑……每次离开陵园,他都要对照母亲提出的3个标准检查一遍才会离去。

  一个早晨,魏映祥刚进园子就瞧见3个年轻小伙子睡在草坪里,看到被踩倒压弯的青草,魏映祥那股子火直往上头冒,大步冲过去厉声呵斥道:“你们几个赶紧起来,把草给我扶好!”谁知,3个年轻人无动于衷。魏映祥急了,拽着一个年轻人就往外拖。年轻人不服气。魏映祥扯大嗓门说:“一个外国军人,为了咱们中国人的幸福献出了生命,我们怎么能破坏他的安息之地呢?”一席话,让年轻人红了脸,自觉把草坪打理整洁后悄悄离去。

  为了让烈士栖息之地更加美丽,魏映祥主动报考了园林专业学校,当地人武部领导得知后,第一时间托人找来近10本专业书籍,帮助他学习。1988年,魏映祥如愿考入成都建设学校园林设计专业,随后还获得了四川省盆景艺术家称号,在当地园林景观行业颇有名气。重庆一家知名房地产集团许以30万元年薪、一台工作轿车的优厚待遇想挖走魏映祥,却被他拒绝。谭忠惠知道此事后,欣慰不已。这些年,魏映祥把陵园当作了自己的家。如今,公园里的保安只用看背影、听脚步声,就知道是不是老魏来了。

  “为英雄守陵,薪火相传。”魏映祥对母亲当时的决定和多年来的坚守,感慨颇深,坚定支持。他说,如今,虽然母亲年纪大了,但一直很挂念库里申科墓。今年3月28日,是谭忠惠老人86岁寿辰,万州区人武部领导和魏映祥全家聚在一起。魏映祥给母亲倒好一杯红酒,送上祝福,郑重地向妈妈承诺:“我们三峡军民是友好的军民,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守好烈士的家!”儿子的一席话,让母亲开怀大笑。

  中国人对未来的诺言

  母子俩守陵55年,而最让魏映祥动容的莫过于2010年9月17日那次与库里申科后代的“面对面”交流。原来,2010年,由中央电视台与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共同合作的跨国寻亲公益节目《等着我》中,通过电视,魏映祥见到了库里申科的外孙谢尔盖。“您外公的陵墓我们保护得很好,请放心!”魏映祥脱口而出的话语,朴实却触动了谢尔盖,即使是通过屏幕也能看见他眼角渗出的泪花。

  库里申科牺牲后,他的事迹在自己的祖国却毫无反响。因为当时援华志愿人员的去向是保密的。库里申科在给妻子的家书中也只是这样写道:“我调到东方的一个地区工作,这里人对我很好,我就像生活在家乡一样。”几个月后,库里申科的妻子接到一份军人阵亡通知书,上面写着:“格里戈里·阿基莫维奇·库里申科同志在执行任务时牺牲。”至于具体经过和葬身地点,家人全然不知。

  直到1954年,中国学生朱育理到莫斯科留学,班上有一个女孩子名叫英娜·格里高利耶夫娜·库里申科。一听库里申科这个名字,朱育理就想起了英雄库里申科的故事。“你知道那位为中国抗日而牺牲的库里申科吗?”朱育理问英娜,交谈中,英娜才知道自己的父亲的下落。

  1958年,中国红十字会代表中国政府向库里申科的遗孀和女儿发出邀请,请她们到中国做客,并祭扫亲人墓地。在北京的国庆招待会上,周恩来总理握着库里申科妻子和女儿的手说:“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格里戈利·库里申科”。继1958年给“失踪”了近20年的父亲扫墓后,1989年,英娜又带着女儿别列谢多娃参加了万州区对外友协举行的库里申科牺牲50周年纪念活动。

  2013年的这个春天,让魏映祥特别高兴的是,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次演讲,让这份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情谊再次引起广泛关注。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俄罗斯并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曾提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万县牺牲的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的故事。

  重庆警备区领导专程赶赴魏映祥家中看望,而更多的社会团体也在筹划着如何把这份情谊和梦想延续发展。万州区人武部还专门组织瞻仰了库里申科烈士陵园,邀请魏映祥结合36年的坚守,给大家开展人生与奉献教育,还决定筹建一支库里申科民兵排,让他们和老魏一起走进学校,讲述英雄的故事,把珍爱和平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里。老魏即将退休,西山公园将从复转军人职工中选拔两人,接替老魏继续守护好陵园。在老魏心里还有一份考虑良久的计划,那就是退休后与妻子一起去库里申科的家乡看看,感受一下英雄当年成长的足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家装专版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社会与法
   第A25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6版:海上拍案/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基金纵横
   第B08版:公司探营·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网上网下·升值空间/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五百强巡礼
   第B12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首届上海荷花展特刊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家装之窗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30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31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32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摩登
   第C04版:珠宝
   第C05版:珠宝
   第C06版:品质
   第C07版:妆容
   第C08版:星潮
本期导读
中国母子与苏联援华英雄的千金诺言
新民晚报家庭周刊B17中国母子与苏联援华英雄的千金诺言 2013-08-09 2 2013年08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