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00年春,“顺风”进入上海开店才几个月,笔者就写了一篇“花300万,值!”的文章,主要阐述了当时开设在黄陂北路大剧院对面中区广场3楼的顺风人民广场店,为消费者提供了5大免费服务:地下停车免费、米饭免费、电话免费(因为当时大楼的手机信号不通畅,故在大厅和包房内设有直线电话,供消费者随时联络亲朋聚餐时拨打)、餐巾免费、茶水免费。
回想“顺风”迅猛发展的十几年之路,怎一个“免”字了得。
如今的中国,从农村到城市,家庭汽车逐渐普及。特别像上海这种国际大都市,早已跨入到有车一族的汽车时代。于是,对于餐饮企业的经营模式而言,饭店的停车场,无疑成为了吸引食客的一个用餐“坐标”、一个具备吃饭能停车的“灯塔”。
具备停车场,已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可有可无,到如今市场经济时代的必不可少,可谓有车一族人人皆需,商场店铺家家期盼。无论是大卖场大超市,还是大宾馆大饭店,停车场已成为制约企业经营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
“去‘顺风’任何连锁店吃饭,停车都没有问题。如今的上海,大中型餐饮企业要做到每家连锁店都必须具备停车场条件,很不容易啊。”许多去过“顺风”的吃客都有这种感叹。
对食客来说,饭店具备了停车场,用餐者能有车可停,避免了寻找停车位之苦,聚餐驾车族便无后顾之忧。
沪上的一些饭店经营之所以不善,往往与不具备停车条件有很大关系,许多驾车族对缺乏停车条件的饭店或避而远之,或怨声四起,饭店生意人气清淡也就可想而知。
让食客来“顺风”吃饭,保证他们都能停车,这一点,“顺风”不仅做到了,而且“顺风”的所有连锁店都能做到。从1999年12月31日第一家开张在人民广场大剧院对面的顺风中区店至今,“顺风”都具备了停车条件。
“顺风”董事长吴稚亮在企业发展连锁复制时,对用餐必须具备停车一再强调:“为食客提供良好的停车条件,一方面是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同时也省了停车费。而更让食客感到欣慰的是,让请客者有面子。所以,我们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最大利益化,凡事要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想其所想。企业每年应支付的一大笔停车场费用决不能省。”
据悉,有停车场的饭店,其就餐人气要比没有停车场的饭店高出20%左右,而提供免费停车的饭店,又要比不提供免费停车的饭店再高出20%的人气。
所以,“顺风”人气之旺盛,除了其出品的精良,价格的合理,环境的优雅之外,具备停车场并给予免费停车,也是其聚集人气的制胜法宝。
当食客驾车付费离开停车场时,一句“欢迎再次光临,祝您一路顺风。”使得食客对“顺风餐饮”的品牌记忆再次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