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朋道友》是作家三毛的一篇杂文题目,藉此作文字学上的说“朋”道“友”。
“朋”在许慎《说文解字》中判定为“凤”的古字,古音亦同。传说凤高翔时有多达万计的鸟儿追随,故“朋”又假借表示群鸟聚在一起的情形。先秦《山海经》已云:“有鸟焉,群居而朋飞”,朋飞就是群飞。
其实《说文解字》的“朋”之释为衍绎义,朋字初义是一种货币衡量单位。
“朋”最早见于古老的甲骨文。殷商时期,水陆交通都不便,海里的贝壳在中原地区很稀罕。谁得到王赏赐的贝壳,便是极大的荣誉,往往要铸造彝器纪念,可见当时贝壳的贵重。因此,先人自然想到把贝壳串起当货币,五枚为一挂,两挂为一朋,甲文“朋”就是两挂串贝的状形(图一)。在青铜器铭文中常常可以见到“贝五朋”的提法;《诗经·小雅》有“既见君子,锡(赐)我百朋”的句子;《周易》卦辞中指朋为货币的句子更多。古人还以十朋之龟与连城之璧并立形容物品的珍贵。
我考订了“朋”的衍绎过程,金文朋有两挂贝壳上加五的字形(图二),表示“五枚为一挂”。战国古文字还有置“人”的(图三)即人持“朋”,此“朋”形已如“凤鸟朋”,绚丽的串贝如鸟之美羽。迨小篆字形时,完全幻化为一只展翅的凤鸟(图四)。《段注》亦云及朋字小篆:“像其(凤鸟)首及羽翼”。
周代以降,文人纷纷开班办校,授业解惑,“设庠序以化于邑”。前来求学的学生们之间如何称呼呢?于是有串贝对等与凤鸟群聚双义的“朋”胜出,成为这种学生关系之称谓。孔子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句中的这个“朋”就指“同学”。
值得一提的是,取左右对等的贝壳“朋”这种并列关系象征“朋友”间相处之道。古人意匠经营的造字用字法,将“朋”从货币嬗变到“朋友”的字义,除掇“两挂贝壳”的相等关系外,我认为,还有取其有价之义,升华至朋之谊的难能可贵。
汉代隶变后,“贝壳朋”与“凤鸟朋”殊途同归为“二肉朋”,这里肉与月亮之月为同形异源,乃至旧时分肉、月部首的字典误把朋放入月部。“肉”指肉身,二“肉”相挨,指两人关系紧密。比较“贝壳朋”与“凤鸟朋,形义直接的“二肉朋”则缺少了些许抽象思维与浪漫色彩。
“友”的甲文是两人见面同时伸出的右手形,手掌微展,以示手里无“凶器”(图五),友善相“握”。可以想象我们的先民,如果是彼此友好遇见时,也有像今天一样用“握手”来表示的礼仪。
另,友之构形是两只右手共同协调地伸向一个方向,表示“友”的本义是援手相助。
不管是“握手”还是“援手”,友字所表达的意思都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帮助和爱护,以及双方谊切苔岑的交情,蕴含了中华民族崇尚和谐友善的传统美德。
说朋道友。《周易》里就有“君子以朋友讲习”的说法,古时说的朋友,含同学和友人两个概念。《礼记》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就是孔老夫子言及的朋,指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人;“同志”是志趣相投的人。现在“朋、友”两字皆系古时“友”一个字的意思了。
祖先创造了朱弦疏越,淡极知艳的“朋友”这两字与一词,自古洎今,每个人都可终身品读和受用的。援引三毛《说朋道友》中的一段话权作本文结束:
“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热热闹闹庆喜事,花好月更圆。朋友之最可贵,贵在雪中送炭,不必对方开口急急自动相助。朋友中之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