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暖花开时节,我所在的上海书店出版社文史编辑室像往年一样,开始着手上海书展的选题策划。编辑室除我一个按四舍五入法已经“奔六”的老头外,全是风华正茂、思维活跃的青年人。面对阅读方式愈益多元的大势,大家都在作努力发掘纸质图书独具优势的探索,而且每次都把人气旺聚的上海书展作为亮相检试的捷径,前年是“锦匣”,去年是“毛边”,今年也有不少新点子,但一圈论证后又觉得都不够出彩。
踌躇之际,我们的老作者老朋友、著名禅慧风俗画家张德宝先生“走过路过”,来编辑室里坐坐,闲谈中拿出了刚完成的为某地旅游名胜区创作的长卷小样:七八十幅借助场景相互贯通的工笔绘画,讲述十多个从传统文化中提取人生智慧的哲理故事,除了人物道具极具细节写实,完全忠实于故事要求外,背景图案也莫不工细逼真,尽其精微,充分体现了作者最擅长以风俗画法表现禅慧题材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我当时便感觉眼睛一亮,这不正是我们一直在寻觅的资源吗。
编辑室很快取得共识:就拿这个去书展上“试水”。目标很明确,要彰显纸质图书的独家魅力。具体怎么做,我请大家一起出方案。最终,相对而言的“资深小编”沈佳茹凭两个锦囊胜出:其一,约请著名学者钱文忠教授出手,专为这套寓机锋于世相的“禅画”度身定写一组能洞达故事所含义理,而使人豁然开悟、心神怡悦的点评。以“禅话”配“画禅”,一卷在手,更得纸书阅读的妙趣;其二,根据原作的长卷形态,把图书做成以长卷折叠成册、前后粘以硬封的“经折装”,不仅能让读者藉此见识中国传统图书装帧的绚丽多姿,而且绘画原作通景连屏之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情趣亦得完整保存下来。书名嘛,经集思广益,就定为《禅话·话禅》。
小沈还做过名作《玄奘西游记》的责任编辑,所以一经提出便慨然应允约稿。剩下的困难是为了确保“经折装”的平整度,图书装订时必须手工作业,因为大家都在赶书展,所以厂家多不愿接这票业务。多亏出版科大力支持,终于在书展开幕前加急赶制出几百本书。
8月13日下午,《禅话·话禅》在当年的上海书展上首次亮相。
“试水”成功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继续探索的信心。每年一届的上海书展已经成为检验我们得失利钝的最理想最便捷的试验场,同时也为小编们提供了一个跃马驰骋的大平台。
十日谈
我与上海书展
精心编辑的书成了书展的亮点,真让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