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车”被查
非法客运、克隆出租车等违法行为危险度高、性质恶劣,为市民出行埋下诸多安全隐患。今年上半年,市交通执法总队多次开展专项整治,共查获“克隆出租车”261辆,查获“四轮机动车”非法客运1116辆。在严查非法行为的同时,市交通执法总队秉持“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扶持一批诚心悔过的当事人“再就业”,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奉献社会。
今年5月9日,市交通执法总队七支队在杨浦区政立路国和路路口检查时,查获了朱某驾驶的这辆“克隆出租车”。
终于解脱
出乎意料的是,朱某并没有像多数违法者一样反抗执法或者逃逸,而是表现出如释重负的神态。执法人员在进一步调查中得知,朱某祖籍安徽,带着妻儿来上海谋生。目前无业生活拮据,今年2月份买下了这辆克隆出租车,从事违法经营。朱某向执法人员吐露心声:“我本来就不想干这行,但是车子买了停在家里,老婆一天到晚唠叨,说我游手好闲,不开车买来做什么,我没办法就只好出来开。开这车太提心吊胆了,处处都有风险,现在被你们抓了,我终于可以解脱了。”
调查过程中,朱某配合态度良好。执法人员在聊天中又得知了朱某的“特殊情况”:朱某在从事克隆出租车违法经营时,其实有意悔改,早前就已向多家租车公司申报驾驶员岗位,但多次应聘得到的都是“耐心等待”的回音,令他沮丧不已。
如愿以偿
见朱某情绪激动地描述他的求职过程,执法人员试探性地问道:“你想开出租车?”
“当然想了,我名都报了,但一直没通过啊,现在还没开上。”朱某回答道。这么一句话,执法人员记下了,并有意识考察朱某的为人,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发现朱某的确是诚意悔改,而且为人本分厚道。同时,执法人员向部分出租车企业咨询其招工标准,了解到各企业按规定配得的非本市户籍出租车驾驶员名额有限,暂时没有余额,并且驾驶员要获得出租车营运证、通过体检后方能录用。
执法人员向朱某说明其中情况,并建议他尽快备考出租车营运证,并为他时时留心各出租企业面向外省市人员的招工信息。
经过执法人员的多番努力,朱某日前终于被录用,成为衡山出租车公司的一名驾驶员。开上新车的第一天,朱某带上了专门制作的锦旗来到市交通执法总队,锦旗上赫然绣着“执法为民,使我改过自新,感谢政府的关怀,恩重如山”。
本报记者 张欣平 通讯员 陈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