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新地标尚未矗立之前,他们用精巧的手工,模拟出楼宇的模样、道路的走向,甚至是每一片绿地的布局;在你未来的新家还是一片工地时,他们制作的惟妙惟肖的建筑沙盘摆在售楼处,一次次让你怦然心动。
他们,就是迷你世界的创造者——城市景观模型师。
在国内规模最大的建筑模型公司——建境模型(中国)机构,记者探寻迷你世界背后的奥秘。上海市城市规划馆内530平方米上海市总体规划模型,就是这个年轻团队最为市民熟知的作品。
突破静态
建造4D模拟城市
站在导览机前轻点屏幕,沙盘模型上,相应的城市区域便会亮起灯光,甚至飞机开始起降,船只慢慢起航,河流泛起波光。顶部灯光结合喷雾装置,模拟晨曦微露、华灯初上、晴空万里甚至云雾笼罩、小雨霏霏等不同天气情况,显示城市不同时间的美妙景观……建境模型(中国)机构负责人介绍,经过十余年发展,建筑模型已突破了静态展示,这样的“4D展示”方式已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馆、博物馆、展览馆。
建筑模型的建造,有点类似儿童拼装玩具,但精细程度要求则完全不同。“从原先的手工刻画图纸、手工拼装,到引入精度达到0.001毫米的激光雕刻机,建筑模型要求的是不断精益求精,首先是按图纸还原,其次才是创意发挥。”一名参与上海城市规划总体模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人民广场和陆家嘴是整个模型的重点打造区域,设计人员从多角度对区域内每一幢写字楼全方位拍摄,细节处也完全还原,因此,只能靠手工打磨和上色。难度最大的要数上海音乐厅,虽然不过两个肥皂盒大小,但其繁复的巴洛克建筑风格,足足让工人师傅打磨了三天才完工。在模型师团队,拥有红木雕刻、象牙雕刻、玉石雕刻手艺的“老法师”不乏其人,雕梁画栋考验的全是耐心。
越来越细
墙内铺设繁复电路
在位于灵石路的工厂内,江苏宿迁小伙徐其成正在对一幢按照1:25比例缩小的真实面积约300平方米“大平层”住宅模型做“内部装修”。指甲盖大小的果盘、半个葡萄大小的壁灯、火柴盒大小的壁画、厨房灶台上跳动的“火苗”……启动开关,电视屏幕开始播放广告短片,原来,它是由手机屏幕改装而成。小徐说,为了完成内部装修,他和同伴们有时候跑一天小商品市场,也只能淘回一两件宝贝。1厘米厚的墙体内铺设着繁复的电路,任何细小的差错,就得“掀屋顶”返工。
为满足客户越来越细化的需求,模型团队分为建筑组、景观组、灯光组和木工组,拥有多名来自建筑学院、美术学院的工作人员直接参与模型制作过程,也将创意发挥至极致。上百种植物模型,不仅讲求高低错落有致,还要根据不同区域气候特点选定品种:香樟杨柳适合江南,热带楼盘则要打造南国椰林;面砖种类不下200种,几乎可以完全仿真。有趣的是,一些商业地产项目,每层楼都可机械升降,如同蒸笼一样可以单独打开,每一个商铺的位置、布局一目了然。夜幕降临,LED大屏幕打出广告,如同真的走入了都市的霓虹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