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节气为秋三月。
清医家高世栻曰:“夏时盛极,秋气舒缓,其时则从容而平定也。”隋唐医家杨上善曰:“天气急者,风清气凉也。地气明者,山川景净也。”
经过了春生夏长,从万物萌发到华英成秀,至秋果实成熟,自然之气不再像春夏时那样生发、泄越,而是从容平定,到了收获的季节,人体之气亦随之而收敛。在起居上从夏天的晚睡早起过渡到早睡早起,以适应秋分后昼短夜长的变化。在心志上从春夏的萌动奔放逐渐安宁内敛。秋季养收,安宁平定,以免受深秋肃杀之气的影响,否则极易产生悲愁伤秋之情,伤害人体生机;同时可养护与秋气相应之肺,使肺气保持清肃的特性,更好地发挥它的功能。
秋天重在养收。秋不收则冬不藏,进而影响来年的春生与夏长,彼此互为因果。人体就在一年四季的循环往复中随自然之气而有了生长收藏的节律变化,生生不息之机得以在相当时间内延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