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知道,在上海徐家汇,还有一支大乐队,一支双管编制、声名远扬海内外的大乐队,叫“上海徐汇大众乐团”,海外媒体称为“神奇的乐团”。我是这个乐团的团长兼指挥。乐团近六十位演奏员与三十多名合唱团团员,大都来自徐家汇社区,少数是被吸引过来的其他区域的业余音乐爱好者。一支业余的乐团,为何值得我倾情倾力,有朋友不理解。
我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至退休,一直在上海电视台任专业作曲。作为国家一级作曲家,退休之后各处创作邀约应接不暇。2008年,南丹路上新建的徐家汇社区文化中心落成,徐家汇街道托人来找我,希望组织点音乐活动。我家就在徐家汇边上,也属于徐汇区的子民,似觉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是一种责任。另外,欧美国家的社会文化建设也都落到社区,社区是社会的基础,社区的音乐素养提高了,整个社会的音乐水准才会提高。在街道支持帮助下,2009年元旦上海徐汇大众乐团宣告成立,简称“大众乐团”,注册地与排练场地都在徐家汇社区文化中心,并与徐家汇街道办事处签约承诺共同主办“社区文化与名人同行”双周免费“亲民音乐会”。至此,大众乐团已演出“亲民音乐会”四百多场,场场爆满,观众达数十万人。
现在,一个正规的乐团持续参加公益性演出四百多场,在全国绝无仅有。大众乐团并无活动经费,作为团长与指挥,排练与演出我首先分文不取。谱写新作与为经典作品编配,也不要分文。偶尔其他单位邀请的商业演出,有点微薄的收入,全部发给演奏员与合唱团员。我作为国家一级作曲已享受超出一般市民的生活待遇,我满足了,“衣食无忧”之后别无他求,只想为社会的音乐普及与提高尽点力。
徐家汇的命名由明代科学家徐光启而得,徐家汇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顾锡培,建议我创作一部以“明代科学家徐光启”为题材的音乐作品。经过学习文献资料,阅读相关报道,采访专家名人,在2011年底一部以交响乐、合唱、重唱、独唱为主,朗诵、表演及多媒体画面等融汇一体的清唱剧《徐光启》诞生了。在2012年3月5日,我在上海东方讲坛·经典艺术系列讲座中介绍这部新作,并在贺绿汀音乐厅光荣首演。
96岁的周小燕教授在近40℃的高温下,来到徐家汇社区文化中心观看清唱剧《徐光启》,受到感染。她上台赞扬清唱剧《徐光启》好听、好唱、好看,是一部优秀作品,对演唱、演奏的水平深表满意,并多次提及我能坚持办乐团的奉献精神可嘉,对全体团员不为名利坚持公益性的演出表示钦佩,她还笑容满面和大家握手、合影留恋。
清唱剧《徐光启》在上海演出40多场,还去国外展演。2011年5月去美国巡演之后,2012年6月,徐汇区政府率领大众乐团赴韩国釜山参加中国文化年演出清唱剧《徐光启》。演出现场,我看到当地电台、电视台直播,兴奋的同时更充满荣耀。晚上演出时,一万多人挤满音乐广场,我一生从事音乐创作,还没有一部作品有万余观众同时欣赏,而且在国外,我沉浸在无比幸福的海洋。在我谢幕鞠躬致意的时候,韩国郑区长奔上舞台,竖起大拇指向演员们致谢,用中文连声说“好、好、好”,并转身紧紧把我拥抱说“谢谢,谢谢,太好了”。此时,我禁不住流下热泪,深为清唱剧《徐光启》在海外演出成功而激动,也为徐家汇社区文化走向国际的成功而感奋。2012年8月,大众乐团赴柬埔寨演出清唱剧《徐光启》片段后,被当地报刊称为“神奇的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