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份家务清单
佟才录
  佟才录

  去年秋天,公司派我到加拿大研修学习半年。在研修学习期间,我结识了一位加拿大朋友科恩。

  一个周末,科恩邀请我到他家里做客。科恩有两个孩子,一个是3 岁的男孩,叫马克;另一个是5 岁的女孩,叫琼斯。我去商场精心挑选了两件小礼物,分别送给马克和琼斯当做见面礼。

  很快,科恩的妻子玛丽便准备好了晚餐,并招呼大家准备吃饭。这时,正在客厅里搭积木玩的马克,开始把散落一地的积木一个一个地往盒子里装;琼斯则跑去厨房拿来餐纸放到餐桌上。随后,姐弟俩又鱼贯走进厨房,每人拿出一套塑料的餐具,摆到餐桌上自己的位置。餐毕,姐弟俩又自动把各自用过的盘碟、刀叉,一样一样地搬到了水池边。做好了这些后,马克和琼斯兴奋地跑到妈妈玛丽身边,拉着妈妈的胳膊,说:“妈妈,今天我们要熊猫贴画。”妈妈玛丽从抽屉里拿出一些胶贴画,挑出两张熊猫贴画,认真地粘在冰箱门上的一张彩色纸单上。

  我好奇地问科恩,孩子们在做什么?科恩热情地把我拉到冰箱前,指着上面粘贴的两张彩色纸单,说:“这是我们为马克和琼斯制定的每天的家务事清单,清单上的每项家务,他们必须合格完成……”我看到,在马克的每天家务事清单上这样写着:把自己玩过的玩具放回玩具箱;饭前把纸餐巾摆放到桌上;帮助准备宠物饲料;帮妈妈拿扫帚等等。在琼斯的家务事清单上则这样写着:擦桌子、椅子;独自铺床;吃完饭以后,把脏碗拿到水池边;帮助妈妈把叠好的清洁衣服放回衣柜;浇花、到报箱取报纸等等。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务事清单也在不断变化。

  科恩告诉我:在加拿大,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有一份家务事清单。从孩子两到三岁开始,父母就会有意识地让孩子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动手能力。加拿大的父母们普遍认为:要让孩子有责任感,就得先给他们责任让他们去承担,而做家务事就是最好的训练材料。我问科恩,孩子们会不会很讨厌做家务?科恩说:不会!恰恰相反,孩子们都觉得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很有成就感。而孩子每做好一件家务活,家长也会在家务事清单上,贴上孩子喜欢的胶贴画,以示鼓励。

  听了科恩的一番话,我不禁联想到我们国内,像马克和琼斯这样大的小孩子,正是父母“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年龄,娇惯得如同家里的“小皇帝”,以至于一个个都养成骄横跋扈的坏脾性。

  我认为,加拿大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动手意识,因地制宜地引导孩子独立地做家务事,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很值得我们国内家长借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体育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0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A11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A1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连载
   第A16版:广告
兰啊兰
福州路的记忆
为“眼泪”返航当下不为例
神奇的乐团
一份家务清单
今宵灯谜
一年“游”抵南京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一份家务清单 2013-10-05 2 2013年10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