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缘何血冷偏多情
胡晓军
  胡晓军

  人是热血,蛇是冷血。那么人蛇一体的女娲,她的血究竟是热的还是冷的?

  关于女娲的神迹,一般只知炼石补天和抟土造人两件。其实男女恋爱、结婚、生育,亦非人类本能,都是她老人家的发明。我想女娲之生此念,原因有二,一来人类很弱,即使保养得好,毕竟是泥和着水做的,寿算可怜;二来女娲很忙,哪有时间捏人,于是干脆授之以法,让人类自己去实现可持续发展。直到办完这第三件事,这位人首蛇身的神祗才松了口气,放心忙别的去了。

  我猜,尽管女娲如此热心,但她的血恐怕还是冷的。因为骨髓、心脏之类造血供血器官,尽在蛇身;只凭一个脑袋,任凭聪明绝顶,都无法决定血的温度。同理,也能判定龙为冷血——马的头、牛的眼、鹿的角和鹰的爪,无不长在一条披着鳞片的巨蟒上。所以无论女娲所造还是龙之嫡传,中国人与蛇的渊源,与蛇平等、亲密的程度,绝非所豢养的牛马猪羊可比。蛇既是女娲的另一半,就完全可以成为人的另一半,比如那条从峨眉山上蜿蜒来到杭州的白素贞。

  我猜,在白素贞的血管里,很可能淌着女娲的基因、携着蛇与人的一段缘分,只是她并不知情。她与许仙在杨柳依依的岸边邂逅,在春雨霏霏的湖心攀谈,在明月溶溶的窗下定情,在喜气洋洋的帐中合欢。白娘子不是有情,而是多情,而且被她的神通放大了好多倍——从官府盗来银子赠送他,从豪门偷得衣饰打扮他,从仙山求取灵芝救活他……仅凭那种本能的亲近感,白素贞不但尽其所能、更是倾其所有,包括生命在内。婚后居家过日子,白素贞努力向人的美与善靠拢,外表的妩媚妖娆不够,还要内在的贤惠体贴,而模仿人的语言动作,更是不在话下。当然,尽管道行已深,毕竟蛇性难除。许多戏曲班子都要求演白蛇的艺人用形体拟出蛇形,比如游动的“蛇步”、摇摆的“蛇腰”、眯缝的“蛇目”。这些,白素贞都小心翼翼地掩饰着。评弹里说她在人前常作害羞状,用帕子去遮面,原因是蛇眼会生翳,不免要用信子,闪电般地舔一下。

  只是,白素贞终究无法使自己的血热起来。我猜到了冬天,她会变得十分慵懒,呵欠连天,瞌睡遍地,除了暖炉不离左右,就是盼着晌晴好晒太阳,定是不能陪丈夫踏雪赏梅了。幸好许仙无此雅兴,一年四季出门跑买卖,进门做家务。反正,凭白素贞的机灵劲,肯定不会露馅。那次端午醉酒吓死丈夫,偌大事情不是都糊弄过去了么?眼看夫妻就能和和美美地过上一辈子。

  只可恨来了个法海。

  白蛇和法海孰是孰非,人们的判断十分明确。鲁迅写过文章,劝人到吴越的山间海滨去探听民意,并担保说,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没有不为白蛇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据法海自己说,他镇压白蛇的理由,是“人妖殊途”;但在我看来,是因为他对人与蛇的渊源并不知情,一如白素贞的懵懂。同样的无知和懵懂,会使不同的人物作出截然相反的行为,令人奇怪而又无奈。人们对白蛇的同情、对法海的埋怨,尽管同样出于懵懂和无知,却使这个故事从小说到了传奇、从纸面到了舞台,从不缺人唱和演,从不缺人听和看。白娘子在台上借伞还伞,观众们在台下凝神注目;白娘子在台上水漫金山,观众们在台下鼓掌叫好;白娘子在台上合钵托孤,观众们在台下唏嘘嗟叹……无论是演的还是看的,血管里都有女娲的基因、人蛇的缘分,只是他们自己,并不知情。

  疏雨烟轻,柳岸啼莺。扁舟近、画伞同行。樱唇妙目,素艳娉婷。甚身非人,血还冷,却多情? 断桥雾远,宝塔新晴。问当时、何以为凭。楼台歌榭,遥递银筝。正低声唱,凝眸看,会心听。(调寄《行香子》)

  好在蛇与人的姻缘,也许不止这一对。白素贞虽遭厄运,但可能还有黑素贞、黄素贞、蓝素贞、绿素贞、花素贞……她们的体内照旧流着冷血,心里却依然涌着热情,她们与情郎、与丈夫,正在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

  关于女娲自己的婚姻,广为人知,与人也极有关联。她与伏羲是一对兄妹,经天神许可结为夫妇,二尾相交而生人类。原来,人类就是蛇类,只是从一尾到了双腿,从冷血成了热血。女娲是有情的,但她生衍的人却未必个个有情;蛇类是冷血的,但它的子孙却未必条条无情。原来,血液的冷热与情感的有无竟无关系,这才有了冷血有情的蛇精,与热血无情的人类的纠结与冲突。这种纠结与冲突,延续了几千年。几千年里,是蛇负了人多一些,还是人负了蛇多一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读者之声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市场之窗
   第A28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台湾名胜/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缘何血冷偏多情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十届钢琴梦
楚舞(书法)
“洞房”之“洞”
静安诗草
美丽的汉拿山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缘何血冷偏多情 2013-10-22 2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