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子曰
华心怡
  华心怡

  与高考挂钩,便有了动真格的味道。技术含量比不过数学,流行指数攀不上英语,语文,瞬间华丽转身。北京中高考改革,计划中语文将大涨30分。

  专家们解释,当年加大英语考试分数权重是为了强调英语的重要性,如今这一目标不仅已经达成,甚至大大过了头。并且,纸上谈兵的味道总是太过厚重。近年来复兴国学的风向标抬头。传统文化,理当珍重。

  列入了高考改革议程之后,不可否认,比起其他主课谦卑了多年的语文,一定会扬眉吐气。留给语文的时间更多了,语文老师的补课行情也一定大涨,“子曰”将来势汹汹。相当程度上,这是推进国学的被动式接受与认知。但学生时代的困惑重又闪过——语文该怎么学?

  文字不比几何,没有一板一眼的刻度去衡量;文字也不是代数,方程式太过逻辑与严谨。文字是用来悦赏的。学生时代,几乎每一篇名家名作,语文老师的阅读理解分析中,都会指向“弦外之音”。曾经纳闷,是不是每个作家都喜欢打暗语,然后要求我们去揣测他们的隐喻,他们的哲思。如是剖解,字里行间充斥着中国式考核的透彻,却少了阅读中自我感知的乐趣。英语巩固语法,数学求证方法,至于课堂之外的语文补习课,真不知能补些什么。至于那些“某某老师教你写作文”的流行,怎么看都是八股文的生搬硬套。语文,该少一点背诵,多一点神交;少一些模式,多一些品味。

  兴国学,全国总动员。汉字拼写节目在央视和地方台热热闹闹地娱乐了一把大众。那些在生冷词汇面前信手拈来的高手们,为人追捧。观众们心头一热:见多识广的文字达人真酷。生活中,他们都是不那么酷的书虫。

  在杭州,孔子书院也被网友们齐声称“酷”。每天晨起向孔子塑像行礼,四书五经才是正课。武术是强身,数学不入门。这所私塾创立三年,学生从1人到20人,多以学龄前的孩童为主。甚至有人放弃中考,只为留守这方绿洲。

  国学盛,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才能更好地扎根,底蕴才能长久地繁盛绵延,最终向往的是达成精神之犀锐。如果功利的高考,以及其他一些推进汉语言文化的“偏门”之计,能够或多或少,或间接或直接地推动人们对中文的兴趣,对“子曰”的坚守,也算幸事一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课内课外/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留学移民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法律“长牙齿”是治污第一步
新与不新
英语降考分是否代表重要性降低
子曰
人不可“帽”相
莫使助学成晒穷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子曰 2013-10-23 2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