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1945年生于河北定县属鸡的陈文禄先生,雅号醉笔老学,书法之“玩者”也。己丑1949年文禄随父母南下,定居于春申。文禄幼承家学,又蒙岳丈书法名家张成之熏陶,学书不辍,尤工行草。九年前,幸为香港金石书画大家、《石鼓文通考》作者易越石收为关门弟子后,奋发蹈励,书艺精进。近年来,其书法作品每为国内外人士收赏。
据我所知,文禄之书今日的“小有成就”,除自身之冷月枯灯、勤巧苦练外,尤与一鲜为人知之佚事有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文禄就读于成都中学(今储能中学)高中,课余为黄浦区少体校乒乓队主力,观摩过第26届世乒赛在沪之多场竞赛,又幸在曹馥琴老师(乒坛名将丁松之启蒙教练)悉心指导下,挥汗运腕苦练寒暑,终于练就“手握直拍,左推右抽,发球抢攻,伺机两面起板”之技艺,常能声东击西,出奇制胜,多次获奖,颇为馥琴师之器重与鼓励。
习书有成的文禄后来悟到:“打乒乓妙在手腕运动之韧活,书法之挥毫洒楮亦然。”人书俱老,今观中气十足、长发飘飘、双眸炯炯、年将古稀的文禄所作之书,笔力凝致,气势纵横,淋漓疏狂,雄奇壮观。文禄之书乃至整张四尺、六尺一个大字之成功,均与其于“乒乓时期”练就之运腕功底密不可分,信然。
又:世界乒乓名将庄则栋与张燮林运腕自如、字若其人的优美书法,深受中外友人之喜爱,亦为“乒乓与书法有缘”之明证也。正是:书艺缘结银球,自如运腕劲柔。殊难料少时乒乓炼得之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