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岂能动辄归咎于制度
杨学博
  在生活中,有时会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工作推进不顺时,有的干部会声称,“不是我们没努力,都怪机制不健全”;促进发展出现失误时,有的人会辩解,“根源在于制度有漏洞”……制度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毋庸讳言,有些工作没有做好,确与制度、机制不完善有关。但任何制度都不会完美无缺,动辄归咎于制度没有意义。事实上,问题的发生总有多方原因,有些涉及“本”,有些只关乎“标”;有些是“天灾”,有些则是人为。更何况,制度都是靠人执行的,每个人也是制度的组成部分,只有经过个人向上向善的努力,制度才会日臻完善,制度力量也才会加倍彰显。

  令人担忧的是,制度问题已成少数干部惯用的挡箭牌,甚至“拿制度开涮”成为一些人所谓搞好团结的秘诀——说得义正辞严,谁都不痛不痒。其实,很多问题的症结本来很清楚,或因能力不足,或因责任缺失,或因不思进取。但一把原因引向制度,问题就说不清了,责任就道不明了。这种动辄归咎于制度的实质,乃是一种推卸责任、转移矛盾的伎俩。

  “一具体就深入”。从具体上找原因,就是踏踏实实、直击要害,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根据问题的性质、大小、轻重,分清主次,分出层级:哪些是体制机制弊端带来的?哪些是责任缺失带来的?哪些是条件不具备带来的?是制度缺位决不迁怒个人,是个人问题也不应埋怨制度,明晰是非,厘清责任,这样才会汲取教训、以利前行。(杨学博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会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如何清理“附加费”乱象?
书柜里的贼
值得研究的竞争者
岂能动辄归咎于制度
关于庸俗码字之联想
“起跑线”和“终点线”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岂能动辄归咎于制度 2014-11-18 2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