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决定兵分三路
经核对,陷入泥潭的车子是陈师傅开的桑车。负责侦破此案的谷在坤与松江和海运局的侦查员赶到嘉兴,没想到撞车现场已被破坏得面目全非,而车内的物品也被洗劫一空,除了副驾驶座位上发现几滴血迹外,找不到其他有价值的痕迹。
大家大失所望之际,谷在坤却没有失望,他提出了几条侦破思路:一是请当地侦查员配合,寻找目击者;二是车上的物品有可能被当地人顺手取走,可以通过拿死者东西不吉利的风俗为由,请取物者送回来。
实践下来果然奏效,一是塘汇收费站工作人员反映说,车内有两名年轻男性,开车的是一个矮个子;二是当天晚上本地人送回来不少车上的遗物,诸如香烟、火柴盒和巧克力,尤其是一件黑色的西装。这件西装为侦破案件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件腈纶西装已被泥水浸透,皱如抹布,但是在西装口袋里发现了两张火车票和一张电子秤记录卡。两张火车票是20日由苏州开往徐州的硬座票,票价为24元,票的背面均用钢笔写有“不得退票”四个字;一张电子秤记录卡上表明身高为1.65米。
奔波了一天,大家匆匆吃罢晚餐,谷队长决定兵分三路:一路请松江的侦查员留在当地继续搜集线索,一路请海运的侦查员回上海继续寻找死者身边人员摸线索,他自己则率三名部下连夜赶往苏州火车站寻觅持票人。
谷在坤一行马不停蹄赶到苏州火车站民警值班室,接待的值班民警正是火车票背面手写“不得退票“四个字的老屠。他回忆说,是为两个年轻学生签的火车票,那是20日的中午,他见站台上有两个青年人在游荡,便带他们回值班室询问,他们自称是山东胶州南下游玩的学生。老屠问他们为何在车站上徘徊,他们说想回老家,但买票的钱不够,身上的钱只够买去徐州的票。为了使他们早日返回,老屠帮他们买了两张抵达徐州的火车票,为了防止他俩转卖火车票,老屠特意签了“不得退票”四个字。
谷在坤急切地问:“你有没有登记他们的姓名和家庭住址,或联系方式?”老屠说:“当然。”但老屠怎么也找不到那本登记簿。谷在坤耐心地提醒他:“事关人命,请你再找一找。”老屠翻箱倒柜的同时,谷在坤在也帮着寻找。他边找边问:“老屠,你回忆一下,他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学校的学生?哪怕想起一个名字,或学校也行。”老屠苦笑地摇头道:“我们每天接触的人实在太多了,实在记不起来。”谷在坤眼睛扫描着地上的角角落落,蓦地发现了墙角里的那只纸篓,他将里面的废纸一股脑儿地倾倒了出来。他蹲下来用手拨动垃圾,里面都是纸团和烟头,以及水果皮和茶叶末子,谷在坤捡出那一个个纸团,一张张展开细心查找。
真是老天不负有心人!一张印有“江西省宜丰工艺地毯总厂”红字的公文纸上,留有一行行不同地点的笔迹:南京、苏州、郑州……突然,跳出了“山东省胶州市”六个字样,老谷眼睛顿时一亮,戴上老花镜细瞅,看到两个名字:一个叫“孙海林”,另一个叫“宋云龙”,都是17岁的男青年。其中,“海”字有过涂改痕迹,说明写字者涂改说谎时留下的心里痕迹。
老谷欣喜若狂:“找到了!”一起流窜杀人抢劫大案就在这个细节中成功告破。有了地址和姓名,以后的侦破可谓是顺风顺水。星夜兼程赶到山东胶州将两人擒获。当夜审讯,他俩马上就供出了作案经过和细节。
原来这两人是中专学生,暑假期间一起去南方旅游,但苦于没钱,于是潜入当地财政局长家里窃得500元钱,一起买票去了上海。未料下车后却方知是苏州,正在商量怎么办的时候,被民警老屠发现。他们将400多元钱藏在鞋里,谎称只有这几十元钱,老屠给他们买了票后,他们却溜出车站来到上海,很快将偷来的钱被挥霍一空。为了弄钱便商定抢劫出租车司机,于是买了利刃和绳子,结果在陕西路上了陈师傅的车,后来,佯装下车,乘司机不备,一个持刀顶着陈师傅,一个用绳子勒紧他的颈部将其勒死。
因为谷队长心细如发,终于将两个亡命之徒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