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条小路。
红枫路,我家门口的一条普通小路而已,瞭望一眼便到头的长短,略略一脚小油门,可以全程压一遍,就马路来讲,实在家常不过,论名字,亦平淡无奇,甚至有点小俗气。然而,这是一条十分疯狂的路。我相信,全上海,不会有一条比它更厉害的小路了。
红枫路南头,耸立着一间名动四海的学校,我国第一,世界第几我不记得了,中欧国际商学院。门口清朗淡静,贝氏风格显著。这所学校出来的学生,是我见过的,最沾沾自喜的一种人,比哈佛耶鲁剑桥牛津的学生,神气自恋一百倍。这所学校的停车场师傅,是我见过的,最客气有礼的工人大叔,来停车的,统统是大老板,一个也得罪不起,这是大叔笑呵呵跟我说的。以上是我的偏见,枯荒的人世,因充满偏见而生动有趣,这是我的又一个偏见。
中欧贴隔壁,是浦东妇婴保健院,听起来好像乡村卫生所似的,其实规模庞大,不容小觑,仿佛是浦东地区,最著名最高端的生宝宝的场所。此地日日夜夜人山人海,浩荡泊满私家车,人气旺到满坑满谷寸步难行。我比较看不下去的,除了诺大的生产基地,居然连个充沛的停车场都不备,还有就是前前后后,家属们要吃口热的,都极度凄惶,只有保健院门口,一个潦草不堪的吃食亭子,卖些炒面茶叶蛋之流,广大家属蹲在马路牙子边,稀里哗啦吃上几口,真真悲切仓惶。隔壁的中欧,盛产人之精华,社会栋梁,大小土豪,累累串串。各色总裁班的同学们,男男女女携手扫荡世界,杀人不眨眼地买买买,真真豪气干云极了。这两间单位,长年累月肩并肩背靠背,一家真是欧洲级的,一家却是乡村级的。居然从没看到中欧里,走出一个两个有社会同情心的,有商场实战力的,至少,把停车和吃饭这样的生理基础事情,出钱出力,给改善一下的。他们出入此地,仿佛根本没有看见眼前的这些兵荒马乱。于是,我对精英一向没好感,对名牌一向缺敬畏,还是相信党和国家,比较靠谱。darling你说是不是呢?
红枫路短小,却无比精悍,那么一条小马路上,居然密密麻麻,耸立着两间教堂,一间基督堂,一间天主堂,襟怀磊落,各自立在路口,风雨守望着自己的信众。周末弥撒分中文英文两档,实在细腻体贴感人肺腑。全上海,绝没有第二条马路,有这种楚楚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