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1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虫大战记
费 燕
  费 燕

  前年夏天,我们在美国买了房,推门就是草地树林,亲近自然。但从此就和各种蛇虫鼠蚁打起了交道。

  搬家的第二天,我在厨房地板上看见一条细细的黑线,从后门延伸到厨房食品间。定睛一看,竟是群小蚂蚁,在排队搬运食物。估计是前房主搬家时,弄洒了些白糖,我们隔了一周搬进来,蚂蚁把厨房当成了它们的粮仓。

  之后,我每次吃完饭就扫地拖地,还用木胶把后门口地面和踢脚线之间的缝隙封了起来,可仍有蚂蚁出没。情况持续了两周,我正准备去买蚂蚁药,忽然它们不再来了。难道是得到了风声?幸好这只是普通蚂蚁,不是那种身长有一厘米的大黑蚂蚁。那种叫木工蚁,会蛀蚀木头。北美的房子都是木结构,最怕白蚁和木工蚁入侵。我们得定期在房子外面喷杀虫剂,防止虫害。

  刚搬家时,我在地下室见识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蜘蛛。有细长腿的,粗短腿的,有灰的,黑的,花的,场面恐怖。它们在家里四处结网,使我极不情愿跟它们同居,最后只能实施种族灭绝政策,发动全家去抓蜘蛛。几天之内,消灭了几百只。

  当时地下室还有西瓜虫,甚至出现过蚯蚓的尸体。因为地下室太潮湿,容易生虫,所以买了一台除湿器。之后,地下室就冷清了,只偶尔有几只蛐蛐钻进来唱歌。

  一天,我看见窗台上有几只极细小的红色小虫,像是红蜘蛛。出门一看,房子白色的外墙上,密密麻麻爬了无数这样的小虫,非常瘆人。红蜘蛛是有剧毒的,我赶紧上网查,才弄明白这种小虫叫赤螨,存活期短,没有危害。过了六月份便没有了。

  院子里的虫更多。有一种大黄蜂,身长有四厘米,从人头顶掠过,嗡嗡作响,如同一架架小型战斗机。这种蜂学名叫蝉泥蜂,因为它捕食蝉。它们不群居,单独在泥地或岩石缝里挖洞做窝。大黄蜂繁殖极快,刚开始,我在后院游泳池边的空地看见几只,没当回事。只过了两周,游泳池附近就飞舞着上百只了。我们找来除虫公司的人,他们不肯在游泳池边喷毒药,怕污染池水,只能在蜂洞里下慢性毒药。我们花了二百美元,却只见黄蜂家族开枝散叶,日益兴旺,蜂洞蔓延到了草地和后门台阶上。我们果断决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黄蜂都是傍晚回窝,我们在晚上把开水倒进洞里,烫死了一些。白天我先生就自己去打。大黄蜂生命顽强,常常得一拍打翻在地,再踏上几脚。只见某人顶着炎炎烈日,左手捕虫网,右手苍蝇拍,背水而战,一人单挑几百只大黄蜂!幸好它们不喜群殴。开始每天能打死百来只,战斗过后,尸横遍野,惨不忍睹。后来黄蜂数量逐日减少,过了两三星期,也就绝迹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10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2版:民生速递
   第A13版:上海新闻
   第A14版:上海新闻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互动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2015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特别报道
   第A26版:家装专版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专版
露天电影
陆文夫与酒及写作心态
人虫大战记
村上春树笔下的小泽征尔
爱琴海菲拉镇风情
润物细无声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人虫大战记 2015-07-17 2 2015年07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