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战友小宋在聚会上向大家展示了他保存的一张当年分配到大丰农场的录取通知书,很是自豪。大家纷纷赏阅了一番,称赞他有心,一致希望他好好保存下去,甚至传给下一代。在我们看来,这份历史的见证比首张生肖猴邮票还珍贵,因为它是无价的,绝版的!
大家回忆起当年进驻农场时的那些事,如数家珍,每一件事都会唤起大家共同的回忆:初到大队时入住的茅草棚仓库,在泥地上铺上茅草席地而卧;在零下十摄氏度的寒冬兴修水利;在那未开垦的盐碱地上垦荒种地;学会育秧、播种和收获;男帮女助的工作和生活情景;以及首次领到18元工资的喜悦之情,这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桶金”啊……
1972年开始实行知青上调政策后,不断有人上调回城,进入工矿学校司法系统等企事业单位。表现出色的也不少。据说现任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也来自大丰农场。
如今,大丰(现海丰农场)兴建了一座知青纪念馆,馆内的碑文上镌刻着当年每个知青的名字,展示了一些记载着当年知青战天斗地的历史的物品。好多老知青纷纷重访故地,倍感自豪。
当下,我们都已步入退休之年,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制度的完善,使我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愿每年11月16日都能与大家相聚! 刘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