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老三届/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聚“1116”
刘志坚
■ 67届上海市光辉初级中学毕业生刘志坚,1968年来到江苏省大丰县上海农场工作。照片摄于1972年,刘志坚在农场保养、驾驶拖拉机的情景
  1968年11月16日,那是一个让我终身难忘的日子。那天,我随黄浦区的知识青年一起奔赴了江苏省大丰县上海农场,成为了一名农场员工,从而开启了迈向社会的人生征程。近两年来,每年11月16日这一天,当年的农场战友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到人民公园聚会,大家嘘寒问暖,畅聊过往轶事,思绪万千。往事讲不尽,诉不完,就像一坛尘封的老酒,越陈越香。 

  有位战友小宋在聚会上向大家展示了他保存的一张当年分配到大丰农场的录取通知书,很是自豪。大家纷纷赏阅了一番,称赞他有心,一致希望他好好保存下去,甚至传给下一代。在我们看来,这份历史的见证比首张生肖猴邮票还珍贵,因为它是无价的,绝版的! 

  大家回忆起当年进驻农场时的那些事,如数家珍,每一件事都会唤起大家共同的回忆:初到大队时入住的茅草棚仓库,在泥地上铺上茅草席地而卧;在零下十摄氏度的寒冬兴修水利;在那未开垦的盐碱地上垦荒种地;学会育秧、播种和收获;男帮女助的工作和生活情景;以及首次领到18元工资的喜悦之情,这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桶金”啊……

  1972年开始实行知青上调政策后,不断有人上调回城,进入工矿学校司法系统等企事业单位。表现出色的也不少。据说现任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也来自大丰农场。 

  如今,大丰(现海丰农场)兴建了一座知青纪念馆,馆内的碑文上镌刻着当年每个知青的名字,展示了一些记载着当年知青战天斗地的历史的物品。好多老知青纷纷重访故地,倍感自豪。 

  当下,我们都已步入退休之年,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制度的完善,使我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愿每年11月16日都能与大家相聚!   刘志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5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6版:街拍/目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读者俱乐部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08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栽窝”
难以割舍的三斗柜
相聚“1116”
这样老去挺好
新民晚报老三届/金色池塘C04相聚“1116” 2015-10-25 2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