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凌晨的这场荣誉之战中,国奥队毫无悬念地以2比3负于伊朗,彻底告别里约奥运会,中国足球再一次彻底成为看客。
连败,全败,对这支球队来说,从组建那一天起,失败早已成为习惯。如今的出局,更像是一种解脱。主教练傅博和他的93届国奥,就此结束了历史使命,这支球队将不复存在、就地解散。无论球迷还是他们自己,都不用再忍受煎熬了。
最后一场小组赛开打之前,还有一些心存侥幸者在忙着算计国奥队的出线希望:净胜伊朗3球、叙利亚输2球。结果,后一步对手倒是“帮忙”做到了,前一步呢?早就说过,以这支国奥队的攻防能力,别说赢伊朗3球,不输3个就谢天谢地。
实际上,今晨的比赛才踢了10分钟,很多人就已经明白,国奥没戏。前两场虽然输了球,但他们至少在开场还占据一定优势。但面对作风凶悍的伊朗,局面却完全被对手控制,想要连续传3脚球都非常困难。赢3球?那是梦话。
为了能打进里约奥运,中国足协早在2011年8月就开始准备,由荷兰人里克林克出任93年龄段国青队主教练。长达近5年的备战时间,他们都做了什么?主题词就一个:失败。
是的,算上今晨,这支球队不止一次在大赛中连败:2012年U19亚青赛、2014年U22亚青赛中均遭遇小组3连败垫底,2015年土伦杯时更是小组赛4连败出局。傅博自担任中国国奥队主教练以来,只率队在大赛中取得一场胜利。
一直赢不容易,想要一直输,恐怕更不容易,国奥队就做到了。他们从少年一直输到青年,照目前的路子,也很有可能延续到成年。连战连败,这些球员的信心早就已经消耗殆尽。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它的本意,是鼓励人不要害怕失败,更要善于从失败中找到成功的方法和路径。但对于足球来说,这句话或许并不适用。打小就习惯了输球,到最后根本不知道怎么赢球了。所以,他们领先了不知道怎么踢,落后了更不知道怎么踢。这一点,对败军之将的主帅傅博同样适用。凭什么说一支没有赢球能力的球队、一个没有赢球方法的教练,就能突然开窍成功?
记得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在总结经验时,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唯有习惯了成功,才能累计自信、找到窍门、发现捷径、建立优势。从这一点说,足协不惜让93届国奥早早以小打大、拔苗助长,其实是一种“自残”。
今天的失败,昨日早已注定。中国足球又一次交了学费,只是代价实在太大了。不知道这样的学费还要交到几时?
本报记者 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