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我在上海办完事,赶到火车站购买返回南京的火车票,不料,所有高铁车票均已售完,即便配额的列车站票也卖完了。售票员说,只剩下一班晚上八点多从上海开往蚌埠的列车了。见状,我只好买了火车票。
上了列车之后,我发现这次“临客”是卧铺性质的绿皮车,既没有毛毯等卧具,又没有空调,车厢环境冷冰冰的。列车驶出上海火车站以后不久,我与其他没有准备的乘客一样,渐渐地靠在“裸铺”上打瞌睡,但是,时不时被冻醒。尤其是双腿就像泡在冰水中,我不停地用双手搓着膝盖。一些结伴外出的乘客,则使用背靠背的方式来取暖。
此际,我与其他乘客望着穿羽绒长大衣的列车员,感到十分羡慕。在抖抖索索中度过了四个多小时。
望着将近二十节车厢的“临客”,我想,眼下已经进入一年一度的“春运”,在寒冷中这样“临客”会不少,虽然给乘客带来不少方便,不过,我仍然认为,即便是只有节假日才开通的“临客”,铁路方面也应该有长远打算,尽量给旅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对此,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是,“临客”车厢像其他普通列车一样,供应暖气,费用可以打入列车经营成本,暖气费适当让乘客承担,并且在火车票上显示出来。我认为,乘客们会欣然接受的。二是,“临客”如果不能供应暖气,那么,列车也应该备一些毛毯,寒冷季节租给需要的乘客御寒。当然,也可以适当收费。总之,开通“临客”这样的好事也要办好,“临客”不能成为让乘客挨冻的“冻车”。
改善这样的乘客环境,铁路并不费多大的事,对此,不知铁路方面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