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寒冷,特别是昼夜温差大,许多免疫力不强的人很容易感冒,尤其是一些体弱的婴幼儿和老年人。
冬季感冒跟肾虚和免疫力降低有很大的关系。中医认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肾主藏精,肾中精气为生命之源,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生长发育、衰老以及免疫力的强弱与肾中精气盛衰密切相关。人上了年纪,肾中精血会逐渐亏虚,婴幼儿年小,肾精还没发育完全,而肾虚则能导致人的免疫力明显下降。免疫力是人体防卫病毒细菌侵入的重要屏障,免疫力降低了,屏障薄弱了,遇到天气变化,感冒也就发生了。
那如何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防感冒呢?
1.合理饮食。饮食应坚持全面、均衡、适量、营养。可适度吃点高热量,御寒食品,如羊肉、牛肉、生姜、韭菜等;多饮开水,研究证明,白开水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有着生理活性作用,可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戒烟限酒。
2.适度劳逸。适度劳逸是健康之母,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是健康保证,而生物钟“错点”便是亚健康的开始。一般以至少6-7个小时的睡眠较好。
3.经常锻炼。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一定的运动,但不应做过度运动,大量的出汗,会“发泄阳气”,效果会适得其反。
4.心理健康。精神上,要做到力求其静,避免烦扰,使体内的阳气得以潜藏,气机顺畅,气血调和,提高机体抵抗力。另外,可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
5.注意保健。可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坚持天天足浴,可在每晚临睡前,用水温在40~50℃左右热水洗脚,并用双手指按摩涌泉穴(脚心)。
6.适度进补。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肾与冬相应,所以,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通过补肾来提高免疫力。
进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冬季气温过低,必须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产生更多的能量,适应机体的需要。可选用山药薏米粥、核桃仁粥、芝麻白糖粥、枸杞红枣乌鸡汤、核桃肉煲牛肉汤等。
至于药补,可去医院请中医师确诊属于哪一类虚证,再选择相应的补药,使补得其所,补而受益。(作者为上海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