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面显示“稳中有进”
王保安介绍说,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王保安从十个方面介绍了2015年中国经济的主要指标和运行情况。
农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粮食十二连增,农业的发展为物价的稳定,为市场的稳定,为经济的稳定运行打了一个好的基础。
工业转型升级态势明显,在分化调整中,新兴产业得以成长,去产能化有了实实在在的动作。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59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实际增速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
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7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8%),其中住宅投资增长0.4%。
市场销售较快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
进出口同比下降,全年进出口总额245849亿元,比上年下降7.0%。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三产占一二三产之间的比重第一次超过50%。
货币信贷平稳增长,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9.2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3%,狭义货币(M1)余额40.10万亿元,增长15.2%,流通中货币(M0)余额6.32万亿元,增长4.9%。
人口就业总体稳定,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0410万人。
三方面看GDP6.9%增速
2015年GDP6.9%的增速,创下25年新低。如何看待?王保安表示,一要全面看。从国际环境看,当前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乏力,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际贸易下降,金融风险增加,这些都不可能不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发现6.9%是一个不低的速度,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约束、有关战略目标客观需求的表现。
二要辩证看。在经济增长下行的情况下,大家更多的是看工业增长回落和PPI的长期下降。从工业增长速度来讲,它肯定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但是从我们的发展目标来看,它恰恰是我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必然要求,也是转型升级阵痛期的正常表现。比如,六大高耗能工业回落速度是最明显的,但是如果没有高耗能工业的速度下降,资源环境的瓶颈问题怎么解决,绿色发展理念怎么实现,产业结构怎么倒逼升级。眼前看速度虽然回落了,但长远看恰恰是我们的目标所在,也是我们的战略取向所在。
三要历史地看。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型期,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环境条件、市场环境条件、供需条件都发生了变化,中国能够取得6.9%的增长速度,确实是来之不易的。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条件下,中国6.9%的速度还是一枝独秀,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在25%以上。
2016年中国经济仍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尤其2016年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有些行业可能还会延续下行状态。但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新的商业模式蓬勃发展。比如新的业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去年增长了31.6%,远远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新兴产业也在蓬勃向上。像深圳、上海沿海的一批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速度都在10%以上;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大家都注意到,在优惠政策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生产增长较快,增长1.6倍以上。综合这些因素,我们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仍将平稳增长。我们对此有信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本报记者表示,2015年GDP增速虽然破“7”,但仍未失速。2016年经济增速仍有下行压力,但随着前期大量稳增长政策逐渐释放效力,同时政策力度加大,全年经济增长很可能前低后稳。2016年仍将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权衡,需求侧的稳增长政策着眼于短期经济增长,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更多地作用于中长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连平建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通过多种政策手段灵活运用,维持流动性平稳,为结构性改革创造适宜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