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闭幕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六届执委会第四次全会上,中铁电气化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巨晓林当选为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巨晓林家住陕西省岐山县祝家庄镇杜城村谢家坡组,他以农民工身份当选为全总副主席,是迄今农民工参加工会组织达到的“最高级”。
农民工首次当选全总副主席,具有重大而鲜明的标杆意义。首先应该说,巨晓林不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他经过不断学习刻苦钻研,创新了43项施工方法,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00多万元,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并被选为中共十八大代表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现在他当选全总副主席,站在一个新的平台上承担更多责任,对工会组织和他本人而言,都是再合适不过的。
其次要看到,巨晓林虽已成为不可多得的技术人才,并有多种荣誉、光环加身,但他仍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工,在所供职的央企中尚不是“正式职工”,而只具有相对边缘的农民工身份,因此他在全国亿万农民工当中具有高度代表性。他在当选全总副主席后,不像专职副主席那样成为副部级领导干部,而仍在基层一线从事技术工作。他以农民工身份行使全总副主席(兼职)的职权,有利于更好地关注农民工的工作生活状况和权益保护,积极反映广大农民工的合理诉求,推动工会组织做好维护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作。
巨晓林当选全总副主席,体现了工会组织改进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更多把普通群众中的优秀人物纳入组织,明显提高基层一线人员比例的改革方向,显示了全总改革克服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的切实努力。工会组织要更好地团结、服务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更好地支持、帮助广大职工依法维护权益,就要大力推进去机关化、去行政化改革,使工会组织作为“职工自己的组织”的职能定位更加明确,作为“职工娘家人”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为此,工会组织需要把普通职工中的优秀人物源源不断纳入“彀中”,使他们在工会领导机构中履行更多职责,发挥更大作用,有效维护职工公平就业、同工同酬、工资谈判、休息休假等合法权益。
毋庸讳言,当前农民工仍然是从农民向工人“过渡”的一种尴尬身份,他们的权益基础相对薄弱,权益受损的可能性较大,维权意识和能力也相对较低,因此更需要获得工会组织的服务与保障,需要更多巨晓林式的优秀农民工为他们代言。随着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和工人身份也要逐步实现一体化,巨晓林们在工会组织中为农民工保障发力,工会组织支持农民工维护公平就业、同工同酬等合法权益,最终就是要帮助农民工走出“过渡”的尴尬,成为各类企业中名副其实的“正式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