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能力无限、不休息、不出错、不需要涨薪,人工智能优点众多,能高效地给出金融解决方案。金融行业部分“金饭碗”,难免因此黯然失色。首当其冲的是高薪的交易员和对冲基金经理。今后股票分析师、理财顾问、保险销售员等岗位,是否也会感受到压力?
金融岗位被机器取代,已经发生。最明显的是客服岗位。前几年,招行信用卡部门最早用微信虚拟客服取代人工客服,计算机对已有的海量数据分析归纳之后,绝大部分客户提出的问题,都能从虚拟客服那里即时得到简单准确的回答。
成本的降低是人工智能一大优势。人力成本瓶颈制约金融企业扩张。蚂蚁金服对人工智能客服投入甚巨,但经过测算其成本已经低于完全采用人工,这方面机器取代人成为必然趋势。
前阵子和一位保险公司老总闲聊,他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互联网巨头对其拥有的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能更好地根据客户不同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并且通过网络直接能销售给客户之后,传统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还剩下什么?同样的道理,当机器能部分取代人工之后,金融机构和员工必须拥有自己不易被取代的核心价值。
这种价值是什么呢?首先是信任。比如老百姓对国内的银行一直非常信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银行业员工兢兢业业,把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如果人工智能的金融服务不是出自于著名金融机构,谁会把投资的决定权这么放心地托付出去呢?其次是专业。金融服务需要员工不断学习,在某个领域做到优秀。毕竟机器的学习能力,也是建立在人的经验积累上的。第三个是冷冰冰的机器难以做到的沟通能力。金融不只和数字打交道,最终是为人提供周到贴心的服务。
《选择卓越》一书曾经提到,回顾过去的15年,在世界上和工作生活中所发生的不确定性事件,无一不超出人们的预期,然而,还是有一些领导者和公司交出了优异答卷,不只局限于应对和生存,还着眼于创造和取胜,实现蓬勃发展。我们无法预测未来,适者生存是不变的道理。首席记者 谈璎